第(3/3)页 有人低声吐槽了几句,言语之中,自然是对临阵脱逃的户部尚书马儒极为鄙视。 毕竟在他们看来。 天子倒行逆施。 六部官员理当同气连枝,联合起来,共同匡扶社稷,帮助天子重新走上正途。 此之谓在其位则谋其政。 “呵呵,投机之人罢了,无他又如何,六部文官均在此处,陛下早晚还想通的。” 礼部一侍郎出列说道:“陛下若是以为靠一群大字不识得几个的武夫就能治理好这天下,那陛下未免也太小觑天下英雄了!” “柳侍郎言之有理!” “柳侍郎说得对啊!” “可是……陛下目下似乎并无放弃之念。” “荀御史以为如何?” 话题兜兜转转,又回到了荀彧身上。 “老夫认为,静观其变即可。” 面对众人期待的眼神。 荀彧悠然说道。 “静观其变?” 有人诧异:“可是若任由陛下如此行事,长安稳定之局面将一去不复返啊。” “这……也是无可奈何啊。” 荀彧叹了口气,道:“早朝上,该说的我都已经说了,陛下固执己见,已无人能劝也,如今之计,唯有静待事态发展,等到陛下撑不住的那一天,我等再上朝齐声奏事,如此方有雷霆之效!” “荀御史言之有理,这一天想必是不会远了!” “我看长安百姓最多撑半个月!” “半个月都不一定!” “也不知道陛下从哪里弄来的粮种,我听人说,此粮种与官仓内粮种毫无干系,想必陛下已经是慌乱到病急乱投医了。” “呵呵……这一点从那赵子龙将军满长安溢价收购铁器就可以看得出来了。” “户部损失不小啊!” “武夫干政,自古以来就没有好事!” …… 御史台内众官员的漫谈其实并没有逃出刘协的法眼。 他虽不关注。 但手下锦衣卫也不是吃干饭的。 然而得知这些消息的刘协只是默然一笑,就丢到一旁不看了。 “继续监视,按时汇报。” 甩给前来汇报的锦衣卫百户一句话后。 刘协摆了摆手,让其离去。 御史台内众文官在等。 他也在等。 去别是文官们在等他失败。 而刘协则是静待收获成功和丰收。 一意孤行又如何? 他有一意孤行的力量!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