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千把精品农具就不过是个小的不能再小的数字了。 如同一粒小石子投入汪洋大海中,难觅踪迹。 “好的,末将明白,请陛下放心,末将定然会将收购价格控制在一定限度内,不使户部背负过于沉重的负担。” 赵云倒是非常有责任心,忧心忡忡的接了一句。 “那些都是小事。” 刘协摆了摆手,嘱咐道:“眼下你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带着白龙骑士团的士兵们,护卫好长安城外的秩序,确保每一份种子、每一把农具,都能物尽其用!明白吗?” “末将明白!” 赵云颔首称是。 …… “陛下,此刻在作甚?” 御史台内。 此刻却并不如往常冷清。 要知道御史台可不是什么实权部门。 尽管御史台有着风闻奏事的权力。 但这权力也并非可以滥用的。 若是御史持身不正,所遭受到的惩罚,要远比六部官员来的严厉。 毕竟知法犯法,理当罪加一等。 然而此时此刻。 这个远近闻名的清水衙门中。 却人声鼎沸,聚满了人。 这些人来自六部各处。 均是不支持分田之策的官员。 荀彧今日早朝当庭顶撞陛下。 其风骨之硬,俨然已被一众不支持分田的官员引为党首了。 不同于刘协对于文官集团的轻视。 文官集团在朝中六部均有影响力。 想要获取些许不是秘密的消息,自然毫无难度可言。 因此荀彧问话一出。 当即有户部小官上前躬身说道:“荀御史,据下官所知,陛下此时正在长安城外,分发粮种、农具。” “下官也知道一些情况,那位曾在凯旋典礼上,被陛下封台拜将的赵将军,正满长安的寻找铁器,溢价收购,不计成本!” 户部小官言罢后。 另有小官凑上来补充。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 很快就将天子最近所做的事情总结了出来。 “马尚书未在此处吗?” 荀彧环视御史台内众官员,挑了挑眉。 “荀公,别提那个胆小鬼了,他生病了。” 吉平冷笑着说道。 “生病?” 荀彧好奇。 “肯定是装病!” 有工部官员笃定道:“马儒养生有术,前些时日我见过他一次,尚且红光满脸,精神抖擞,又怎会突然生病呢。” “这家伙倒是狡猾的很,此时称病不出,直接避免了站队表态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