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赠剑囊-《匹夫出山》
第(2/3)页
关人一见之下,顿觉受宠若惊,这读书人行走江湖,有三件必备之物,便是这琴、剑、书箱,那儒士特意为古琴制作了琴囊,想来必定十分爱惜,关人又岂肯夺人所爱?当下急忙起身道:“先生这份大礼着实太过贵重,在下可不敢收。”
那儒士畅然笑道,“也算不得贵重,我赠你剑囊,你请我喝酒,便这么说定了。”
关人自是瞧得出那人也是个豪爽性子,若再推脱下去,倒显得自己矫情了,反而不美,于是谢了接过。随后一拍桌子,喊道:“小二,再拿三坛最好的酒来!”
儒士站起身,对众弟子道:“吃好了便去城中采风,天晚前回来,为师要考的。”
众学生齐声应道:“是,老师。”随即列作一队,鱼贯而出,去往城中采集当地风俗民情。
儒士坐到关人那桌,便也如同关人那般曲起一条腿来踩住长凳一端,倒叫关人瞧得大为咋舌。心说这谦谦君子,温其如玉,眼前这位大先生怎地也沾染上了江湖人的习气?
那儒士便这般大剌剌的坐下,抓起酒坛与二人对饮,神态举止甚是闲适自然,绝非有意投合二人。
三人喝了一气,赵白煜笑道:“儒家君子果然非是凡人,所谓君子不器,人人如龙,想来说的便是先生这般人了。”
关人听闻‘君子不器’,倒也通晓其理。器者,形也。易经中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酒器用以饮酒,兵器用以杀敌,器因有形,只可用于一面。是以君子不器,故能因时而变,驾驭万物。
那儒士为人甚是谦恭,摆手只道“不敢当,不敢当。”
三人相谈甚欢,频频把酒,尤其是关人与那位儒家君子,更是大起相见恨晚之情。
一位年岁不满二十,甚而还要更小一些的白衣少年人,独个坐在三人西侧相隔数桌的地方,点下一壶半斤的黄酒,一小碟炒豆子,不发半点响动的默默喝着,神色闲淡,像是对万事万物皆不屑去经意留心,实在惫懒的有些自负。
眼下初冬时节,天黑的极早,三人还未喝到尽兴,店外的天便起了暮色。
采风的儒子们先后回返,隔桌而坐的白衣少年喝空了最后一滴酒,付了钱走掉了,一盘炒豆子只夹了一两颗,像是不曾动过。
白衣人出了客栈,只身投入人群。他身材修长,行止惫懒、放荡不羁,落在人潮之中甚为显眼,不过当他走出十余丈后,整个人渐渐失了锐气,融入行人之中,平平无奇。
他一路行至城主府,走东门而入,昨晚一场大火,毁却了数栋房屋,眼下还有在搬抬烧焦的房梁。下人杂役见了他,便都纷纷停下行礼,喊一声‘莫先生’。可笑他还不曾及冠,便已经开始被人称作了先生。
白衣少年莫先生只身穿过被大火毁败的中庭,后院里灯火繁华。正厅上,下人与女婢往来穿梭,排布菜肴蔬果。居中处,并排分置两张大桌,菜式皆同。
其中一桌,坐了个年事已高、白了须发的老者。而另一桌,则被一顶雪白罗帐罩住,窥不见里面的人。
女婢斟下一杯酒,老者端起,对帐中人道:“来,美人儿,咱们共饮一杯。”
帐内传来一个女声,想必有些慌怕,声音略带一丝轻颤,倒是娇滴滴的,甚为好听:“是,老爷。”
老者闻见那女子声音,便连心情也为之大好,仰面干了杯中之物,语气宠溺的问道:“今年多大了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