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谁掌日月-《匹夫出山》
第(2/3)页
若是虚无缥缈,自当无碍。可若是有形有象的生灵,那便太过耸人听闻了。
关人问道:“我曾在《老子》一书中读到,人听命于地,地听命于天,天听命于道,道听命于自己。老婆婆所说的替人打理时辰,那人莫非便是天道?”
关人问完这话,便就一瞬不瞬的盯着那老妇。
老妇并未回应,他却从那张枯树皮般的老脸上瞧出了一丝端倪,这老妇所听命之人,绝非是虚无缥缈的天道。
那便是......生灵?关人不寒而栗。
老妇不疾不徐说道:“妾身眼下要去东海焦热之地放逐太阳,小先生要不要随同妾一并身前往瞧个明白?”
关人略一思量,却是摇头拒绝了。那老妇既有意邀他同往,足见心怀坦荡,必不至多此一举拿障眼法来诓骗于他。
老妪挑灯立于舟头,江水微漾,万籁无声,两盏惨惨的渔火倒映在江波上。老妪即将乘舟赶往东海,当下作别:“小先生且善自保重!今日之事,切不可对外人讲起,咱们日后再见。 ”
正说着,关人身体径自缓缓悬空而起,沉寂了多时的残剑三尺三倏忽飞临关人脚下,将其稳稳托住。
白舟荡出一篙远,关人忙道:“老婆婆,我还有事请教。”
骨舟远去,须臾间消失在了浩渺烟波里,枯哑的声音自水雾深处传来:“先生眼下不宜知晓过多,若有疑虑,可自行去寻答案。下次相逢,希望先生已经记起了妾身。”
老妇的声音回荡在渺渺江波上,三尺三剑锋一转,载关人沿来路折回,四面剑罡环绕,立足四平八稳,一个转瞬便是百里之遥。
途中远远便闻见一声大喝,竟是那瘸腿老者自迎面御风而来,一见关人便即破口大骂:“臭小子,你他娘瞎跑什么?害得老夫兜着圈子去寻你。”
关人指着脚下残剑,回应道:“还不是赖你这把破剑,偏要带我去东边江上晃。”
“放屁,这方圆千里独此一条囚龙河,哪来的大江?”老者曾流落玉州多年,对于州境内的山川河泽颇为详熟,漫说是千里之内,便是方圆三千里也寻不见第二条水脉。除非他自囚石牢的这些年里,外界改天换地,突增了一条水渎。
可他不过避世数十载,又非沧海桑田,这天地又岂是说变就变的?
关人不忿,冷哼道:“我骗你作甚!你不信的话,我带你去看。”当下调转剑锋,往东面掠去。
要说这飞剑难驭,倒也不尽然。一来这断剑三尺三早已通灵,非是凡物,这千百年间想必早已是浸透了瘸腿老人的精妙剑意。二来,关人虽非修行中人,却胜在念力无双,在老者授意之下已然能够与剑中之灵交换心意,东南西北任意遨游。
二人乘风东去,一个呼啸便是千百丈远,不可谓不快。
可奇怪的是,东去十里、五十里、百里、八百里......这茫茫大地,只偶有些小镇聚集,此外便只剩下漫漫荒烟,先前那条大江竟如何也寻不见了踪迹。
关人一时间也有些吃不准了,心道,“难不成方才所见的江水、怪鱼、白舟、老妪,都只是些臆想而已?.......是极是极!这世上又岂会有人力司掌日月星辰的道理?”
他这般想着,心下反倒释怀不少。
二人驱剑回返。其时繁星早没,东方微微泛白。打小楼南面穿窗而入,这时刻屋内已能照进些微弱的天光。
街上传来更夫的梆子声响,嘴里喊着‘平安无事’去的远了,眼下已是五更。
东方天醒,一轮红日悄悄露头。城中鸡还未叫,天下竟已大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