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风云多变-《末世之重建中华》
            
            
            
                
    第(2/3)页
    李自成的火器军则在战斗中逐渐积累了经验,战斗力也渐渐提高。吃了苦头的傅宗龙一直纳闷:穿的跟叫花子似的流贼什么时候有了这么多的火器?因为农民军都是些老式火铳,他就没有多想,以为是李自成用以前缴获的火铳仿制的,只得暗叫倒霉。若是他知道这些都是朱浩背后搞鬼,不知道他作何想法?
    崇祯则是连连催促朱浩出兵,从东面夹击李自成。都让朱浩以徐州正在赈灾尚未稳定,不宜出兵为由推脱过去。
    北方的拉锯战还在进行,南方的张献忠却终于按耐不住,开始蠢蠢欲动。他的目标也很明了,就是襄阳城。
    襄阳城地处河南和湖广交界之地,不禁位置极为重要,还有着极高的战略价值。占领此城,不但显示了与朝廷分庭抗礼的实力,而且城内物资丰富,财富无数!仅仅一个襄王家产何止千万。因此张献忠做梦都想打进襄阳城。
    但碍于随麻地区的新军,张献忠一开始还是不敢翻越雷池,害怕张煌言部新军阻挠。不过据探子回报,一段时间以来,东边的新军除了训练就是剿匪,丝毫没有出兵寻自己晦气的苗头。加上自己这半年多时间攻城略地无一败绩,自信心开始暴涨,便打起了襄阳的主意。
    不过张献忠始终对新军有所顾忌,不敢孤注一掷。便招来孙可望等义子和新收的一个叫姜崇尚的谋士商议对策。这姜崇尚原是个落魄文士,历史上本无其人之名,但乱世出英雄。受朱浩影响,很多既定的历史被改写,姜崇尚也走进历史舞台。
    张献忠这半年来的成绩多半靠了姜崇尚的出谋划策,因此对他也是颇为重视。不过后来朱浩听说了姜崇尚的事后,忍不住讥讽他不过有些小聪明而已,对大局观的把握上比之王朗差远了。
    不过姜崇尚在张献忠军中算得上第一号谋士了,被尊为军师。见张献忠为难,便搜肠刮肚的为张献忠设计了一计,顿时让他茅塞顿开。
    崇祯十四年十月,张献忠点起主力约五万大军,径直杀奔武昌而来,一路上接收新兵,到武昌城下之时规模已接近十万。
    驻守随州的张煌言吃了一惊,颇有些意外。他倒不是害怕,张献忠的所谓十万大军在他眼中不过是土鸡瓦狗而已,只是张献忠何来这么大的胆子敢打武昌城?要知道虽然武昌的守备虽然不强,但也不是三五天就能打下来的,一旦攻城不利,被新军从外围夹攻,岂不糟糕?张献忠不会这么糊涂吧?
    彼时,随麻一带宛然成了徐州之外的小徐州,经过张煌言和沈宸荃两人数年的努力,这里的新政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果。新军第五师也颇有规模,已达二万多人,是新军六个师中规模最大的。除了战龙步枪等主要装备外,其各种装备也都开始自行生产,算是在大别山区站稳了脚跟。
    张煌言跟沈宸荃商量了半天也没想到张献忠要耍什么阴谋。不过朱浩上次临走时吩咐他们坚守随麻,慢慢扩充力量,只要张献忠不动襄阳和武昌便暂时不予理会。
    如今张献忠气势汹汹的杀奔武昌,目标不小。来不及回报朱浩,武昌危险之下,张煌言立刻决定带一万主力军驰援武昌,这样一来,主城随州的军力一下调走了九成。至于随州的安危他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决不能让张献忠得手,坏了朱浩的战略大计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