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产业构思-《末世之重建中华》


    第(2/3)页

    “都是几十年前的事了,当初爹刚建起这镖局,因为一趟重要的镖出了问题,得罪了一个大人物,被逼的几乎家破人亡,亏着朱家老爷替我作保才渡过难关,这些年我一直想着报恩,总是没有机会,现在朱家少爷年轻有为,不久的将来必会有大作为,我看人不会错的,他身边缺人,你俩武艺刚成,过去帮他,一来替父报恩,二来以后奔个前程,你们三人平时相处的也倒不错,爹就不担心了,家里的事你们不用操心,一切有爹和你大哥操持。”

    刘震山一番话絮絮叨叨的说明了原委,刘方泽和刘茂宗叔侄也都没有异议,本来他们都跟朱浩亲如兄弟,现在多了一层关系,二人觉得跟着朱浩也没什么不妥的。

    离大婚的日子越来越近,朱府上下忙的晕头转向,朱浩却像个没事人似的,丝毫不关心自己的婚事,带着李东和刘家叔侄到处蹿腾。

    部队正在加紧训练,军械室的各项扩大工作也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朱浩从先前得自山寨中的部分钱财大部分都拨到军械室,徐三多和毕忠林分工明确,一个管生产,一个主管研究,反正资金充裕,俩人还将一些相识的却生活紧迫的工匠拉了进来,又招募了一批学徒工,达到了一百余人,暂时解决了人手不足的问题,徐三多还仿照以前的设备,仿制改进了几台设备,使得火枪制作效率提高不少。截止到目前,一共生产改进掣电铳两百条,纸壳弹两万发,点燃式龙王炮两千多颗。火枪和子弹是高度机密,都是由最信任的工匠主持,所以产量并不大。

    毕忠林研制拉栓式掣电铳成功后,朱浩叫他将心思放到火炮上,看看能不能造出佛郎机,日后大规模的战役,大炮是必备之物。

    军训由罗、张负责,军械室有毕徐操持,朱浩暂时没什么烦心事,便把脑子放到如何赚钱上,朱家的财力支撑少量军队没有问题,但以后军队要扩招,还有一大堆需要用钱的地方,就有些勉为其难了,靠朝廷拨下粮饷更不靠谱,宫里那位皇上穷的都快当裤子了,再说要保证军队的控制力就不能太过依赖别人,只能自己想办法。

    上次听了朱浩的建议后,在朱颖、张敞夫妇主持下,朱家的生意开始紧锣密鼓的转型,购买并自造了数百台织机,开始大量收购生丝,雇工生产。

    朱浩考虑目前雇工过多,难以拉低成本,看来对纺织机器的改进迫在眉睫了,他建议朱颖挑选部分熟练的和心思活络的工人,又高薪请了几个匠户组成一个织机研究小组专门研究新式织机,纺织机械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对材料的要求也不高,朱浩根据判断,用不了多长时间,新式织机便会问世,到时候产量会大大提高,成本也会相应的大大降低。

    不过朱浩并未把眼光局限到纺织这块产业上,纺织作为传统产业,国内市场基本饱和,现在拓展国外市场又不现实,因此需要开发新的产业新的产品,朱浩思来想去,根据自己的能力,目前有两块产业可以一试,一是女性用品,主要是内衣系列,另一种是火柴,这都是相对容易生产的商品。不过他也不能亲力亲为,只能出主意,另外找人打理。

    火柴的制作比起其他后世的化学产品相对容易,主要是对磷和硫的合理使用,我国自南北朝时就发明了原始火柴,不过不方便不安全,所以没有延续下来,朱浩让毕忠林找了几个火药匠,把基本原理教给了他们,剩下的就靠他们自己摸索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