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亲姐妹一早上门借银子,借还是不借,于马家而言,三百两银子是不多。 虽说马家已经分家,但以马大娘的精明,绝无可能不给自己老两口留个底,上千两贴已还是有的。 可话又说回来了,对方于马大娘来说是亲姐妹,轮到马大爷只是小姨子,总归又隔了一层。 况且对方借三百两银子,还不是家中谁生病救急,听着仅仅只是为了大孙子高攀一门亲事想买铺子。 而铺子总价呢,还不到五百两银子,借就要借三百两银子,没钱不要买什么铺子骗婚,马大爷能借才怪。 最糟心的是,这小姨子一把年纪了还当着他姑爷的面哭哭啼啼地求姐夫,还不忘请外甥女婿帮忙想法子。 外甥女婿他能帮忙想什么法子,还不如和外甥女婿明说——外甥女婿你行行好,也借姨银子吧。 不怪马珊火大。 “……反正白天都说了要住一宿,你说有啥话不能等你大哥走了再说,我就没见到她这样当长辈的。” 那肯定是你姨黔驴技尽,白天少不了好话说尽,见你爹娘还不松口,她索性破罐子破摔当着外甥女婿的面耍赖了。 借不走三百两银子,多少也要借她一些银子,真要分文不借,不是不可能再找外甥女婿,不然只住一宿? 怕是没有银子到手还不走了。 这就比的谁爱面子,谁输。 “咋地,你哥是姑爷吧,还不是她姑爷呢,这都快要当着我爹娘的的面让你大哥借她银子,还是我娘拽她出去,她才没说出口。” 那你娘是绝不会让你姨开口的,无关姑爷手头银两多寡,只为你着想都不会让你姨开这个口。 周半夏点头表示理解。 有这样的姐妹,马大娘是挺不幸,像她娘就烦死了她姨,所以她大姐就凡事很为她着想。 就是她大姐夫? 明知她两口子所谓的借她大姐买院子银子和送的无异,还写好欠条非要轩子收下不可。 上衙门当差第一个月拿到月奉还特意备礼上门和她公公婆婆说只能先欠着,就生怕她公公婆婆对她有意见。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