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激战一-《三国末传》
            
            
            
                
    第(1/3)页
    第三十六章:郭伯济层层设防,姜伯约瞒天过海(上)
    魏源站在中军大帐之内,将粮船被焚、粮道被断的经过仔细的讲述了一遍。
    姜维听罢王尚被斩之事不由喝道:“杀的好,贼子无能,坑害我二万将士矣。”
    而姜宣却道:“此事蹊跷,将军谨防有诈。”
    “哦?”姜维一愣,道:“讲来。”
    “禀将军,五城至此,千里之遥,据此子所讲其昨夜出发,一路之上连闯魏军哨卡,而后辗转至此,末将以为实乃笑话,”姜宣顿了一下,接着道:“我精锐骑兵,平安而行,日尚不能行千里也,况路途之上魏军哨卡林立乎?故某言此子所言皆不可信,还请将军明断。”
    姜维还未答话,魏源已长笑一声道:“吾自的确五城至此,一日千里何来虚假之说?”用手一指案几上的信物,道:“王平将军信物在此,安能有假乎?”
    “那我且问汝,据汝所言,汝离开五城之际王将军供汝好马,如今坐骑安在?”
    于是,魏源又将连闯五卡一营的经过说了一遍,随后道:“吾虽从魏人手中抢的战马,但长途跋涉,劣马委实难行,故而某便趁入夜之时伐倒大树,自缚于上,顺流而下,幸得天佑我大蜀,一路之上某未曾迷失方向,终至为翅矣。”
    廖化道:“平原之上,河流无数,汝缘何得知此河水经过为翅?”
    魏源道:“大河奔腾,皆由北而南、自西向东,吾在运粮之时,曾远远见过此河,却是自南而北,吾颇感差异,故记在心中耳(注1)。此次受命传讯,前有魏人堵截、吾坐骑已失,唯有行险涉水而来,终至为翅耳。”
    原来,首次押粮之时,魏源曾远远见过此条河流,由于此河流向乃自南向北而流,魏源不由得记在了心里。此次魏源千里送信,魏源在冲出魏军大营之后,便伐倒大树,将自己绑在树干之上顺流而下,由于入夜,魏军巡逻兵士视线不清且魏源身上海传有甲胄带有兵器,在大树上之魏源仅得露出一点口鼻得以呼吸,其余全在水中,因此骗过了魏国哨卡。
    河水端急,更胜奔马。魏源又用了将五个时辰终于赶至为翅。
    姜宣惊道:“若果真如此,吾军危矣。”遂满帐之人安静下来,静等姜维论断。
    姜维看罢匣中密信,怅然道:“果是安汉候密信不假,吾原本着意与羌人汇合之后,借羌人之力奇袭函谷,如今已不能也。”
    廖化奇道:“大将军,吾等此行莫不是接羌人入蜀乎?”
    姜维道:“吾等出征之时虽早有计议,实乃一策耳。若此行顺利,吾等聚拢羌人之后便可直袭函谷扣关,纵不能拿下函谷,吾蜀国亦可重新掌控西凉,兵行谨慎,吾等出征之时某未做言明。”
    廖化等人面面相觑,均不知姜维此行还有如此计议,顿时被惊了一跳。廖化更是恨恨道:“都是那王旭小儿,丢失粮草,化恨不得将其立毙当场。”
    姜宣急道:“如今王旭已死,且勿需多议耳。可如今我军粮道已断,整个营寨之中不过七日之粮,为今之计,我等当速撤兵回国才是,否则此讯传于军中,必生祸乱。还请将军速速决议才是。”
    姜维冷笑了一下,道:“吾料定不出两日,粮道被断之事必定传遍全军,届时我军中将士闻讯必定士气大跌,郭淮届时必至耳。”
    谭鸣惊道:“如此军国大事,何人敢在军中传播,吾定不饶也!”
    廖化冷冷道:“公德勿疑,我等不会传扬出去,可我等却堵不了魏人之嘴,所幸此次得讯及时,我等尚得两日时间。”
    姜宣道:“现我等有大军两万、为翅集有羌人部族八万余众,蛾遮塞则集结有羌人十数万之多,日耗粮草近两万余石,再多几日也无法筹措如此多的粮草,还请大将军今早决策才是。”
    此时,整个帅帐之内安静下来,均静待姜维决策。姜维叹道:“天不佑我蜀汉,为今之计,我等唯有尽快集结羌人部族,然后冲破魏人关卡返回一途了,此行魏人必定在我归途之上层层设伏延误我等归期,以耗尽我军中之粮。此行需仰仗诸位了。”
    诸位将领顿时齐齐抱拳唱喏道:“大将军放心,我等皆愿死战。”
    姜维拍案道:“好!既如此,我令……”话音未落,突有一声道:“将军且慢,某有话要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