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心忧如焚的loser-《汉末豪杰传》
第(1/3)页
张凡的嘴上起了个火泡。
没人能理解张凡现在的心急火燎。
在其他人看来,十多万的黄巾逃进了这茫茫太行,还是在冬日这种天地肃杀的时候,队伍里却几乎没人因为冻饿而死这几乎就已经是神迹了!
至于其他的?咱是黄巾余孽,是刚从广宗、下曲阳那样的血肉磨坊里逃得一条性命的贼寇,哪还敢有什么奢求?
更何况,就算是往年的太平年景,咱们这群草民贱役不也是这样活着么?忍饥挨饿的没被冻死饿死的就算是熬过了一个冬天。
所有人都已经对目前的状况非常的满意,队伍里没几个人知道,他们那临时搭建的仓库里的粮食正在快速的消耗着。
按照这个速度,这些粮食根本支撑不到春日来临的那一天。
张凡不懂气象学,也没研究过古代的天文历法,所以他根本不知道怎么解释这东汉时候的冬日怎么会比后世冷那么多。全球变暖、温室效应什么的张凡觉得是不可能带来这么大的差距的。
在问过一些在附近生活了一辈子的老人们之后,根据他们的经验张凡知道,即使过了春节这太行山附近往往也会再冷个半个月三十天的,根本就不是他原来设想的那样过了春节就是春暖花开。
在这个过程中,光是跟这些老人家确定、统一到底岁首(张凡口中的春节)是哪一天就费了好大功夫。
在张凡印象里的春节应该是咱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最重要的节日,甚至都不用加之一。
但是令张凡想不到的是,就这么个重要的日子,也会有那么多个不同的标准。
除去那些乱七八糟的不知道以什么时候流传下来的习俗、或者某些人、某些地区的自行定义,比较官方的就有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一月一日等等几个版本的岁首。
当时张凡跟这些老人们请教的时候,一脸懵逼之后最大的感慨就是这一个冬天的这几个月,竟然连安排一个春节都差点不够用!
好在张凡不是在搞什么深奥的气象学知识或者天文历法的研究,或者其他的什么,他就是想跟大家确定一个时间日期的概念,然后好知道这该死的冬天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
结果,就这?
当然,张凡也从这件事当中意识到了他们这群人想要团结好、合作好的在这太行山里活下去,大家必须在很多的概念上、标准上达成统一,这一点是非常有必要的。
要么说,当年秦始皇他老人家真是功高盖世呢,敢自称是始皇帝,没有点让后世子孙仰望的丰功伟绩,敢上这样的尊号那八成得是棒子国的祖先才能干出来的事儿。
吐槽归吐槽,让小跟班的小新跟猫妹帮忙记下了这件事,张凡还是在跟这些老人的交谈许久之后,艰难的大概算出了冬天结束的日子。
以一月一日为春节的话,大汉这片土地上大多数的人类居住的地区,都是在这天之前冬天就会过去,春天就会来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