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就在昭帝憋不住再欲对这群不作为的臣子发火时,程国公站了出来,“前段抓的几名奸细经过严刑拷打透露在京城之中还有数名的奸细伪装成昭国之人,不过他们也并不清楚上峰是谁,往日的接头都是在花楼之内进行,并未见过脸。” “臣猜测,恐怕武王的事是由他们散播出去,目的在于逼迫陛下答应割让城池。” 武王被俘一事满朝之内知道的人也不多 ,但个个都是大员、重臣,哪个不要命的把这件足可以动摇民心的事情透露出去。 程国公的解释倒也通,昭帝神色微缓。 昭帝在应对氐国方面一直使用拖字诀,恐怕氐国是没有耐心等下去,又或许是程国公查到他们的痛脚,所以才让他们不择手段起来,想利用武王的影响力逼昭帝答应条件。 程国公话一出,立马有老臣跪倒,“请陛下三思,割让城池一事万万不可,这件简直就是将昭国拱手相送啊—— ” 一名武官出列,“武王为大昭国立下汗马功劳,其在百姓心中更是不一般,要是我们连武王都保不住,又谈何再护卫百姓们。” “不行,割让城池这就是对氐国低头,万万不可……” “武王若是因此命陨他国,那时我们如何向百姓交代,士气一失,士兵们更是无心应对……” 原本安静的朝堂瞬间就因为割让城池的问题争执不下。 有些人认为割让城池就是对氐国的退让,丢失了风范,有些人则是认为武王特殊,在将士之中更是地位崇高,就算失了城池又如何,打回来不就好了。 这时不知谁说了一句,氐国还会让武王回来吗? 顿时犹如菜市场的朝堂上像是被按了静止键,所有人都在为了要不要保住武王和割让城池的问题争论不休,可谁都没想过,氐国说的好听是否又真的会让武王安然无恙的回来。 氐国是最恨武王的。 当年若不是武王力挽狂澜哪还有今日的昭国,早就成为了氐国的附属国了。 “他们不敢。” 程国公冷静分析,“当下三国互相牵制,任谁一方都不愿意先开战,氐国到底不会太过分,兔子逼急了也是会跳墙的。” 但凡有一方先动手都会成为众矢之的,被其他二国群起攻之。 程国公认为现下既然无法再拖延,也为了给百姓一个交代,可以直接派遣使臣去氐国谈判,就算谈判的结果不一定好,出使的这些日子也足够他们zai 昭帝沉思了会同意了程国公的提议,可到了人选之上又在纠结。 毕竟三国可没有不斩来使的说法,要是一个不顺出使用的人一条小命可能就此丢在异国他乡也说不得,这是个要命的差事,谁也不敢接着烫手山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