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不就是相当于人口统计、普查等户籍工作吗? 作为穿越前经历过七次人口普查的刘协来说。 他可太明白这项工作的重要程度了。 往小了说。 人口普查能查清天下人口数量、结构、分布。 从而了解天下各州郡的经济实力、战争潜力等等。 往大了说。 这对于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制定出合适的政策体系,长期社会发展规划均有莫大的助力。 当然以上这些工作必然是建立在一个强盛且统一的政权下才能顺利进行。 所以古代王朝中,户籍统计工作大抵都是发生在王朝初年。 因为王朝初年,往往正是国家各项实力最为强大、动员能力最出色的阶段。 荀彧此时翻出来的这一担子天下十三州册籍,大概也是光武中兴,再造河山时留下的。 以东汉其后朝中诸帝的德行,即便是想更新册籍,恐怕也是有心而无力了。 “好,那朕就等荀卿的好消息了,待事成之日,朕亲自为你庆功!” 荀彧自信满满。 刘协也当即表示了对他的信任。 “陛下此言错矣,以臣之见,招民之事,又岂有事成的那一天?只要这分田之策还存在一天,就当一直招下去,直至四海升平,人皆有其田,百姓安居乐业!” “哈哈,荀卿言之有理,是朕说错了。” 荀彧能有如此志气。 刘协当然喜闻乐见。 君臣相谈甚欢,一直聊了数个时辰,将招十三州之民以充长安的计划从各方各面都探讨了一番。 不知不觉间就到了午膳的时间。 此时荀卿请辞,刘协不允。 天子留膳,对于臣子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荣耀。 但对于刘协来说。 不就是吃顿饭嘛。 能用这么简单的办法收拢臣心,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留下荀彧吃了顿午膳,见他战战兢兢,屁股也只敢坐一般,菜更是甚少动筷。 对于荀彧这种天地君亲师观念深入人心的臣子来说。 认为天子有错时,他能犯颜直谏,不顾自身安危。 但面对天子施恩时,却有谨守为人臣子的本分,绝不逾矩。 用过午膳后。 荀彧行礼拜别刘协而去。 刘协则继续批阅奏章。 这段时间以来。 朝中若说有什么事情值得关注。 那就是分田之策下,城外分出去的田地的运转情况了。 此前虽然有过一季的丰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