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刘协负责大方向上的把控。 但具体的事务处理。 则大多数交由了军中将领。 而其中尤其以赵云所统率的白龙骑士团为主。 毕竟相当于在长安城内颇有根基的徐荣和高顺来说。 用外来的赵云。 对于刘协来说,毫无疑问是最稳妥的处理方案。 而且最主要的是。 赵云的能力。 配得上他的重用。 在田地里忙碌了近两个月。 赵云显然和以前有些了些微差别。 行路途中。 赵云叹道:“陛下,以前末将只知天下扰扰,民生艰难,却不知为何艰难。” “到了此刻下田地与长安百姓同劳作,方才明白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啊。” 如数家珍般,赵云扳着指头说道:“粮食若要有好收成,要考虑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天气不能太热,太热会干旱,也不能太冷,太冷土地会冻住,甚至是冻伤作物。” “雨水没有不行,雨水太多又会形成洪涝。” “除此之外还有除草、除虫,防风、防病。” “如此多番艰难度过,就这,还不一定能有个好收成,一切还得看天意!” “很多时候,百姓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汗水摔八瓣,一年所得却也仅够果腹之用,更别提那些租赁土地,为人做佃户的百姓了!” 赵云打开话匣子。 一口气说了很多。 刘协在一旁静默听着。 听完后,微微一笑,说道:“现在你明白朕为何不顾朝中群臣反对,执意要推行这分田之策了吧?” “末将明白!” 赵云动容道。 只是随后又补充道:“可惜末将明白,不代表朝中诸公能明白啊。” “呵呵,他们迟早会明白的。” 刘协笑着说道。 这份自信他还是有的。 而在赵云的带领下,见到了长安城外田地中风吹麦浪,清香四溢的景象后。 刘协的心中的自信就更足了。 不做他想。 刘协当即下令:“子龙,传朕命令,传喻全城,丰收之日,长安城中未有领取土地者,皆可来城外观礼!” 成绩做出来了。 当然要广而告之。 不说天下皆知。 至少长安城内。 方方面面他是要宣传到位的。 酒香也怕巷子深。 想要快速完成粮食积累。 宣传工作必不可少! “是!末将领命!” 赵云拱手领命,咧嘴问道:“陛下,末将推测,长安城外长势良好之地,亩产或可超过800斤!陛下此前所发粮种,当真是神种啊!” “800斤就是神种了?子龙你太小看这种子了。” 想起杂交水稻后世的峰值产量。 刘协微微一笑,不以为意。 才800斤。 这才哪到哪? 如果现在告诉赵云。 这杂交水稻粮种的极限产量。 是800斤的四五倍,不知道他作何感想? “800斤还少吗?” 天子的回答让赵云错愕不已。 一个在他心中盘亘了许久的问题,在此时问出:“陛下,末将斗胆求问,不知陛下这粮种从何处而来?” “这个嘛……别问,问就是世外高人所传!” 刘协微微一笑,保持神秘。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