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晒干以后,也可以往家里面寄一些笋干和干香菇。 让他老娘知道,他在乡下融入的不错,不用太操心。 旁边两个院子,也在院里剥笋,大门敞开着。 沈建设打了声招呼,就自个儿忙活去了。 下午,日头正盛,沈建设把煮好的笋子,用水桶装着。 搬来了梯子,把笋晒在了楼顶,一层的小屋,楼顶并没有铺设瓦片,而是用的水泥铺盖。 那之前住在老知青院那边,房顶上盖的都是瓦片,积年累月下来就得不断地更换。 他觉得实在是太麻烦了,也要住个几年的时间。 干脆就多出一点钱,把楼顶弄成了钢筋水泥的。 冬日安全系数也更高,瓦房在冬日容易积压雪。 得定期的铲雪,不铲雪,瓦片承受不住重量,就容易被压塌。 在东北的农村,经常有积雪,半夜压塌房屋,直接把人压死的事件报道。 接了梯子,上了楼层。 清风缓缓吹过,是独属于这个年代的感觉。 后世都是高楼大厦,在农村基本上楼层也都因为安全封锁了起来。 也就只有这时候,能站在楼顶,一览无余的眺望村子和农田。 香菇洗干净,晒在簸箕中。 “砰砰砰。”楼下敲门声传来,低头看下去,就看到了赵雅丽。 “雅丽姐,你怎么来了?” “沈知青,你咋爬这么高啊,小心点,下来说话啊。”看着沈建设站的那么高,她心里就发怵。 “雅丽姐,你找我有啥事儿么?” “是这样的。沈知青,听说你们上午山上挖笋去了。 我们没有接到消息跟着去,刚才去村部,看到婶子们他们送香菇和笋子去村部。 我就想过来问问你,你们的笋子哪里挖的。” 明白赵雅丽手头紧,沈建设就把地方跟她说了。 “山路崎岖不平,路滑,你们上山得注意一点。”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