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国际局势-《穿越当饭吃之欧式春秋》
第(2/3)页
掘突忍不住笑出声来,感叹这小子已经越来越受主子影响。他没有贵族文化底蕴的束缚,打仗和外交与掘突一样没有道德压力,如今连说话也学了一副现代腔,张口就是“国际纠纷”、“政治地位”这种新闻联播里的词儿,自然令人忍俊不禁。
不过掘突实际上想得更加深远,索丘只猜对了一半。他没有点破的如意算盘,是先扶正姬宜臼,再夺回周召之位。
在他看来,周召制度的精髓不在于新设立的名分,而在于微妙的“二元平衡”。如今由于卫侯作梗,“周天子”这一元始终不成气候,导致“圣周召”这一元独大。所以才会出现周召一垮,整个制度会跟着垮掉的现象。因此,掘突一定要趁卫侯实力受挫之际,助姬宜臼登上大位。
“弦轲,让你在申国的手下活动活动,就说郑伯盼着天子出来主持公道。”
“不用更正式一点的外交方式吗?比如遣使游说?臣怕万一他们不解风情,辜负君上一片好意阿。”
“不会的。”掘突笑道,“你想想,从以往的表现来看,姬宜臼一方远比姬余臣他们有政治头脑。这么好的机会他们不会想不到的,只是可能担心郑、卫不买账会让其颜面扫地而已。所以你去吹吹风,给他们壮壮胆。”
掘突当然也有别的考虑。一是担心行事过于明显会引起卫侯抗拒,二是避免姬宜臼过于膨胀。要是天子觉得郑、卫都迫不及待地求他,有了周召不堪一击的错觉,那“二元平衡”又会从另外一头垮掉。
申城之中的政治风向果然不出掘突所料。
姬宜臼年轻气盛,听到京郊之战的消息后便蠢蠢欲动。申侯自然知道这是个出头的好机会,但行事老练的他也怕偷鸡不成蚀把米。毕竟他们天子之名不正,手上又无强兵,万一去调停人家不买账,那最后那点脸面也丢没了。
为此,申国的朝堂上天天开大会。群臣分两派争执不休,让姬宜臼好不头疼。然而最近几日,大家的口风有了变化。申侯自然有所察觉,因为他也听到了些坊间流言。
传闻郑伯想请姬宜臼调停,只是不方便开口。至于原因嘛,有说心里膈应的,因为他老爹郑桓公间接死于申国之手,有说心里惭愧的,因为没能在卫侯面前坚持推举姬宜臼,还有说不好意思的,因为拒绝了大美人季姜现在反悔了……总之,个个分析得跟真的似的,个个有鼻子有眼,张口都号称谁谁从郑国哪个大官家端茶倒水的小厮那听来的。
这些流言有的当然是郑国商人故意散布的,有的则是市井跟风胡编的,比如说掘突喜欢季姜那条。但无论哪一种说法,结果通通指向一个,就是郑伯想托姬宜臼调停。所以周、申的大臣们终于统一了意见,决定邀请郑、卫二君择机相会,试图好好展示一把“天子”的权威。
卫侯坐镇镐京,离得最近,自然率先得到了消息。内宰一收到姬宜臼的来信,立马又把几个重臣召集到了主子的卧室里。
“君上,姬宜臼这么不安分,着实应该敲打敲打!”圣司马张嘴就是建议动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