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收复镐京-《穿越当饭吃之欧式春秋》


    第(2/3)页

    卫侯则是半信半疑,也说了几句好话,心里却为掘突带头拒绝封赏的举动暗爽。他这只老狐狸一听说姬宜臼使者的诏书内容后,就猜出了他们笼络郑晋二君制约他的企图。他本来还在琢磨如何反制,结果掘突主动搬出逝者挡了回去,搞得晋侯也不好意思受赏了。

    晋侯对于这块土地还是很垂涎的,难得主动说话:“依寡人之见,姬宜臼乃嫡长正朔,继承大统符合周礼。当初先王废后废太子本就不得人心,我等不如顺应天道,拨乱反正。”

    卫侯本来也不看好姬余臣,但如今姬宜臼这边的小动作令其十分警觉,摆明日后要对他的盟主地位不利。于是他稍稍打压道:“按照宗法制度,这话确实在理。然而他叛父离京的举动,却为人不齿,后来与申侯勾结犬戎,更是大逆不道。三百年宗周城的毁灭,他难辞其咎!”

    “毕竟是先王逼他在先嘛。况且姬余臣与虢公翰之流,置圣上于险境而不顾,在犬戎肆虐之时,既抗旨不勤王,又疏于守备,更是大逆不道。他们应对王畿之乱负主要责任。”晋侯补充道,“在寡人看来,世道纷乱,遵礼守法实属不易。我等不应再纠结于他们在战乱中的表现,不如单纯从礼法出发,恢复内乱前的状态,才是长久之计啊。”

    “呵呵。”卫侯看他如此锲而不舍地捧姬宜臼,便皮笑肉不笑地说,“看来姬宜臼对晋侯的封赏非常到位啊。”

    被说中了心事的晋侯略显尴尬,辩解说:“从这份封赏来看,申侯他们明显也比虢公翰之流更加器重我们。毕竟申侯只是外戚,顶多到朝中博得一职就心满意足了。而诸姬元老的势力在朝中根深蒂固,向来喜好争权夺利,如今不得不向盟主您低头,怕是阳奉阴违,恨得咬牙切齿啊!”

    要说诸姬元老的顽固,卫侯也是知道的,不过他并不担心。实际上,他对两边都不怎么在乎,因为老头儿压根儿就想坐山观虎斗。

    在旁人看来,尽管郑卫二君共推的新制度已经获得了承认,但两人的目的却是南辕北辙。掘突设想的二元结构是想让周天子和圣周召平衡,而卫侯想的却是周召一家独大。所以老头儿自然不愿意这么早就选边站。两边的对立,甚至继续争斗得四分五裂,才是他的最优选择。

    因此卫侯铁了心要否定晋侯的建议,不过他还是很注意婉转的政治辞令:“既然两边天子都已经发来了诏书,那寡人这个‘周召’就名正言顺了,不必担忧他们背后的想法。我等应当集中精力,以恢复宗庙、拯救百姓为先。至于天子争位嘛,那是他们的家事,我们还是少干预为好。”

    卫晋二君意见相左,掘突的意见自然重要起来。他本来是要主张扶持姬宜臼以匡正王室的,但刚才听他们争执之时,突然灵机一动,觉得两人的分歧可以加以利用。虽然晋侯一向比较老实,但日后如果能让他们的矛盾逐步激化,说不定可以借他之力扳倒卫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