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如鲠在喉-《穿越当饭吃之欧式春秋》


    第(2/3)页

    刚说完,他正准备让侍从取出事先准备好的盟书,一直死树桩一样枯坐的卫侯突然动了起来。他神神秘秘地唤来乐官,凑上去耳语一番。歌乐之声又响了起来。

    掘突一愣,想一鼓作气签下盟书的计划又被打乱。他凝神听了半天,原来是小雅里的《小宛》。这首诗前面还好,讲的内容倒还契合掘突怀悼亡父的说辞,但越往后越越像一个长者教育后生的口吻,告诫他没了父母后要小心谨慎,恭恭敬敬不要惹事,不能辱没了祖先的名声。

    傻子到这儿也听出名堂了,卫侯就是借这首诗摆老资格,教育掘突这个没有爹娘管教的小屁孩儿老实点,别总想着出头!

    老头儿尽管表面不动声色,却轻轻松松把自己的地位抬到了郑国国君之上,手段老道而不着痕迹。掘突仿佛挨了一记闷拳,十分的不爽,之前被卫侯戏弄的种种环节瞬间都从脑海中涌了出来,顿时越想越来气,如鲠在喉。他到底是年轻气盛,忍不住失了礼数,粗鲁地反呛道:“卫侯您倒是够小心谨慎,怪不得拿十乘大军充作百乘大军去勤王,原来是生怕路上有点闪失,辱没了祖先名声。”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掘突这话犯了严重的****。原来一旁的晋侯已经皱起了眉头,觉着自己也被指桑骂槐了。他本来是没有立场的,之前没带足军队,只是因为对年轻的郑伯不甚了解,想观望观望再行动的。结果,被误伤的他觉得受到了羞辱,对这位冲动的国君大失所望。

    卫侯一脸阴笑,抚弄起面前的虎形盐块,不紧不慢地说道:“武王伐纣,所向披靡,靠的是什么?不是野蛮的武力,而是天下的人心所向。所以,勤王大业的关键,在德,而不在军。”说完,轻轻一捏手指,虎脖子碎成了盐末,雕刻地栩栩如生的虎头滚落到席子上。

    掘突脖子一紧,瞬间被老头子的气场镇住了一半的气势。他愤愤地说道:“我郑氏父子为国尽忠、浴血奋战的时候,你还在国都里安享晚年。如今寡人为勤王东来,却遭这般回应!”

    “好一个为勤王东来,只怕是早就盘算好了抛弃王室东迁了吧!”

    卫侯这么一点,掘突这么一愣,原来诸侯间捕风捉影的郑国东迁阴谋一下就被坐实了。来宾纷纷窃窃私语起来。

    老头子冷笑一声,继续补刀:“依寡人之见,国事固然烦忧,我等还是莫要辜负了您的盛情款待。我愿奉上一首敝国的民间小调,供诸位‘无算爵、无算乐’,畅饮作乐!”顿时礼乐声大作,彻底淹没了掘突的雄心壮志。

    本以为奏小调是卫侯缓解紧张气氛的举动,谁知歌词讲的竟是贵族逃亡的事情。里面反复咏叹的“其虚其邪?既亟只且!”仿佛就是在描写郑国人丢盔弃甲、抱头鼠窜的场景,引得外人纷纷窃笑,自己人窘迫不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