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汝阳王-《活在明朝做孙子》
第(2/3)页
汤和激动得不行,很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吧。
随后又和朱绍晨叽叽呱呱说了很多。可惜朱绍晨会的不多。大学学的早就忘了。
“汤和教士,您别激动。我就会那么几句。回头您可以慢慢教我。但是现在我有很重要的事要和我二哥商量一下。”朱绍晨连忙借二哥来遁了。
“三弟,有什么事要如此着急,竟然要找二哥找到汝阳王这了。除非是很了不得的事,要不一会二哥可不放你走了哟。”朱绍仁笑着说道。
“十万火急,二哥!刚好王爷也在,那正好一起问问了。王爷、二哥,你们知道这开封地界谁最能断案吗?”朱绍晨问道。
朱绍仁和汝阳王对视一眼,然后上下打量了朱绍晨一番,说道:“最能断案的人?你是说最擅长邢狱之人吗?你不是去找过他了吗?”
朱绍晨想了想,自己什么时候找过这样的人了?仔细一想,难道是他?
“您说的是开封知府陆大人?”朱绍晨惊讶道。
汝阳王这是也说道:“哦?说起来这陆知府啊!城里的百姓都喊他陆青天。还有人认为他是除了包龙图外,最出色的开封知府了。”
这有些过了吧。开封府可是明臣辈出的地方。
汝阳王接着说道:“说起来,陆知府上任前,前任知府遗留下的案子,不到三月就都给统统审理清楚。所以说他善于邢狱倒也不假。不过这陆知府,似乎对宗室有些不满。小民告宗室往往小民获胜,宗室告小民却鲜有能赢者。”
朱绍晨心里想,也不看看你们这些宗室,天天为非作歹的。就这样还敢觉得是人家断案不公啊。
朱绍晨竟是忘了,现在他自己也是宗室一员了。
“而且这陆知府和汤和教士,竟也是相识的。汤教士来开封之前,也是带着徐翰林的名帖来的。不如你带着汤和教士一起去?”
朱绍仁也说道。他要给汤和创造机会,给自己亲弟弟传教呢。果然传教的人都是一丘之貉啊!
“我真是守着宝山而不自知!谢过王爷、二哥。我这就找陆知府去了。”
朱绍晨说完就要告辞。也不理会朱绍仁的好意。这传教士带去能有什么帮助嘛?
不过听说传教士很多都知识面很广。
在欧洲各种机械都多少知道一些。
要是能拉到自己的木艺坊去,改造四轮马车,恐怕更好得多。
正当朱绍晨准备邀请汤和教士,明日到王府一叙的时候。汤和教士倒是先说话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