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雷礼扫了一眼周围,而后笑着说:“等今日朝会后,老夫等你给皇子授课完毕一同出宫?” 如今严绍庭还是在负责朱翊钧的学业,每天文华殿朝会之后,还要在这殿内会同翰林院、詹事府等处的官员给小屁孩讲学。 严绍庭面露好奇:“雷尚书是有什么事要寻晚辈?” 雷礼只是笑了笑:“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先前润物奏请的武川等城的营建,工部这边近来又有些新的想法,或许可以用在武川等城。但如今新边的差事,皇上也没有专门指派,许是还要润物辛劳,工部这边觉得还是要先和润物商议商议才好。” “哦?”严绍庭愈发好奇,看着兢兢业业操办工部差事的雷礼,笑着说道:“虽然晚辈如今供职礼部,但新边的事情也源自晚辈手上,雷尚书若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自然无有不可,待今日在这文华殿下了值后,便随您老去工部走一趟。” 得了严绍庭的答应,雷礼立马是笑眯眯的连连点头。 看了眼在场的众人。 雷礼不由有些唏嘘起来:“咱们大明朝可是好些年没有这般宽裕过了,算起来这里面多有润物的功劳。就说今年,因为金行那一番操办,朝廷就得了上千万两的进项,落在工部和兵部的钱粮也远比往年更加宽裕。皇上信任,将这般多的钱粮允给工部,老夫自然不能让朝廷的钱粮浪费半分,便是再有钱也得要精打细算,将差事办到实处。” 这话一出。 周围人自然是面色各异。 站在前头的李春芳本就离得不远,也听得清清楚楚。 听完之后便只觉得胸中淤着一口浊气,上下发不出来,憋屈的紧。 这个老雷头当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这不是成心给自己添堵。 高拱却在这时候转头看向严绍庭、雷礼两人:“昨日叔大从苏州递了奏疏回来,说是眼下南直隶、浙江度田之事,操办的愈发顺利。虽然这些年,两地人丁户籍和田亩多有隐情,不少人或被迫或主动投献户籍田地,但这次却都一一查明查清了。再有几个月,大抵是年内就能将两地全数查完。到时候朝廷便可重新制定夏税秋粮,工部这头也得要雷尚书辛苦,好生筹备一二,等明年两地也要修一修河道,以利民生。” 严绍庭看了高拱一眼,拱手颔首:“元辅辛劳。” 雷礼则是摆摆手:“工部分内之事,不错敢问元辅,前番清江浦和龙江两处造船厂来奏工部,说是他们想要督造宝船,还有那劳什子的铁皮船,不知元辅是何想法,若是元辅觉得可行,工部也是要派了人出去亲眼瞧瞧,将这事办起来。” 宝船二字一出,瞬间就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注意。 盖是因为自宣德一朝后,大明就再无新的宝船建造,过往的宝船也在那些年里慢慢的老旧不堪使用,只得拆借完木料另做他用。 如今工部那边似乎是想要重新打造宝船。 这可是多少年没有的事情了。 严绍庭侧目看了老雷头一眼,心中暗乐。 宝船这事虽然没有自己在背后插手,但铁皮船却是自己授意徐文璧在税兵衙门那边悄悄联络清江浦、龙江两处造船厂以及南京水师提出来的。 高拱则是在面对此事的时候,多存了几个心眼,默默琢磨了一二后,才缓缓开口:“朝廷已经多年未曾营造宝船,如今各处造船厂是否能再营造这等庞然大物?老夫虽然也不曾了解,但想来宝船所用的龙骨也定是要如前面三大殿用的那些木料一样,非大木不可成。至于铁皮船……难道是战船外蒙上铁皮?这是要加强我朝水师战船迎敌防护?” 在雷礼提出宝船,高拱询问宝船用料的时候。 李春芳眉头一挑。 他当即插声进来:“当年朝廷停办宝船,一来是因为耗费颇大,朝廷对海外并无所需。二来似乎就是因为建造宝船所需的龙骨大木太过稀缺,所以才不得不停办此事。若是现在朝廷要重造宝船,恐怕只能从西南大山深处探求大木,再依古法,用长江渡木至南京龙江造船厂。” 说完后,李春芳心中不由感叹了起来。 没成想自己昨日才想好这一次离京外出任官的路子,现在这帮人就给了自己一个由头。 严绍庭则是目光奇怪的看了一眼李春芳。 雷礼却是笑着回道:“宝船营造确实需要通体大木来制造龙骨,否则断然不可能承受海外那般汹涌的波涛。虽然这些年都没有新建一条宝船,但工部还是可以试试将法子摸索出来,如今只是缺了大木而已。倒是这铁皮船,老夫以为是个不错的法子,一旦水师用上铁皮船,如元辅所言将铁皮蒙在战船外侧,与敌作战之时,也能多几分依仗。” 高拱看了一圈。 见其余人都没有开口。 他便目光深邃的看向雷礼和李春芳两人。 而后他又瞧了一眼外头。 轻咦一声。 高拱面带疑惑道:“今日已经这等时辰,为何陛下还未前来视朝?” ………… 月票月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