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两米四的长度和一米七的宽度,再加上两米八的高度,别说睡小金鱼这个小家伙,就算再多五个小朋友,也没有问题。 “大华哥哥也对你很好啊,而且我哥哥对你不好吗?” 小金鱼这么一说,孟子桐瞬间无语。 这能一样吗? 不过,她虽然不是很懂,但也很乖巧董事,可不能跟小金鱼闹翻了。 要不然,她爸和她哥指定都不站她这一边,甚至还会收拾她呢。 受人恩惠千年记,她听她爸说这句话,都起茧了,怎么会忘呢? 人多力量大,这话可真不假。 有这么多人帮忙,半上午的时候,搬家就彻底结束了。 南锣鼓巷的家已经彻底搬空了,两间房子的大门都上锁了。 如何处理这两间房,周济民还没决定好。 但喜迁新房的宴席就该开始了。 三名板车师傅笑呵呵地接过周济民递来的钱,恭喜一句便转身离去了。 周济民也转身,返回倒座房这里,开始准备午饭。 倒座房的其中一间房,直接被当做厨房使用了。 其实东西厢房才是最适合当厨房用的,可家里孩子多,还是把厨房放在倒座房这边吧。 倒座房在南边,背阳,光线不太好。 所以,不适合居住,但当厨房用,问题不大。 今儿的客人不少,丁家五人,老孟家八人,算上范招娣,以及他家七人,总共要做的饭菜可不少。 一桌肯定坐不下,所以得分两桌才行。 每桌十个菜,取意十全十美。 “济民,这些肘子你昨晚就处理好了?” 在厨房帮忙的苏茹芸,看着锅里的猪肘子,满脸呆滞。 看到他点头,不由心疼道: “我说济民你怎么这么死心眼呢?这些事交给楠楠和我来就可以了,你说你大晚上的,还忙活这些,还搬了地下室,估计你一整晚都没睡吧?赶紧休息去。” 说着,便让丁秋楠帮忙,把女婿推回北房的主卧睡觉去。 周济民哭笑不得,但没办法,丈母娘和丁秋楠两人联合起来,他不得不听话。 再说了,这是为他好。 可他怎么能坐得住呢? 昨晚他睡了足足七个半小时呢,要不然现在指定是两只熊猫眼了。 回到主卧,丁秋楠便把大门带上了,让他好好休息。 厨房里,范招娣也在帮忙,同时小声跟周淑晴聊着。 今儿中午的十个菜,除了一道干煸四季豆和一道蒜蓉白菜之外,其他都是硬菜。 酱肘子就不说了,周济民昨晚都弄好了。 每次招待客人必备的两道菜:芋头虎皮扣肉和客家三酿,也都是直接上锅蒸煮就可以了。 还有佛跳墙、海盐焗鸡、啤酒鸭、烧鹅和虎皮凤爪等,基本上都处理得差不多了。 所以,留给丁秋楠她们四人的工作,不多。 范招娣不是第一次在周家吃饭了,但这一次还是被狠狠震惊到了。 新家有多大就不说了,饭菜的规格也是令人目瞪口呆。 好在她很清楚,也很明白,所以,直到现在,她也没有在范家之外,去显摆什么。 要不然的话,以大杂院那边的情况,周家的伙食这么好,大家都一清二楚了。 稍微有些奇怪的是,范招娣每次回到大杂院,邻居李梅凤总会来她家闲聊。 不打听周济民,不打听周家,唯独就关心周清娴这个小家伙。 一个才刚满月没多久的小女娃,有什么好聊的? 再说了,李梅凤虽然是寡妇,可又没生养过孩子,打听这些干什么? 当然,疑惑归疑惑,范招娣只当对方是喜欢孩子罢了,并没有深思。 中午,饭菜的香味弥漫了整个四合院。 午饭就在中堂这边,罢了两桌,除去还只能吃奶的周清娴,刚好19人。 肉菜管够,所以大家都放开了肚皮来吃。 孟潇行最感动了,今儿这顿饭基本上是为他家准备的。 毕竟他家八个人呢,七个孩子,全是最能吃的半大小子。 加上他家长期缺油水,可想而知,今天这顿饭,他家有多赚了。 一开始,孟振华他们几兄弟还不敢吃太多。 后来,被周济民瞪眼,他们才重新拿起碗快,继续吃了起来。 受他们影响,小金鱼都吃了不少。 相比半年前,现在的小金鱼完全大变样了。 虽然还是很瘦,但能称得上粉凋玉琢了。 脸上也不再是菜色没营养的模样了,可爱了很多。 南剪子巷胡同附近,周家。 乔迁宴之后,便是晚上的订婚宴了。 订婚宴就不请孟家了,范招娣也同样不在邀请的行列里。 “济民,这些婚纱照,挂在这里好不好?” 主卧里,丁秋楠、苏茹芸和周淑晴三人正在布置婚房,还有捣蛋的小金鱼。 周济民原本是不参与的,可丁秋楠隔三差五就叫他进去。 这让老丈人意见很大。 毕竟,他正在跟女婿聊天呢。 主要还是对丁小川的安排。 已经十七岁的丁小川在棉纺厂干了大半年,学徒工资,十七元每月。 放在别的家庭,丁家四人都有收入,绝对是小康富裕之家了。 但,丁小川不太满意。 是的,在周济民出现之前,丁小川很满意。 可有了这个比自己还小一岁的姐夫,他就觉得哪哪都不满意了。 因此,才有了这会儿丁如山找周济民问计的事。 当初为了这份工作,丁如山也是花费了不少力气,还差点掏空了家产,才把丁小川送进棉纺厂的。 这年头的棉纺厂,那也是顶好的单位啊。 说不想干就不想干了? 周济民在主卧里,跟丁秋楠说了几点之后,再次回到中堂客厅,沉吟片刻,突然看向丁小川问道: “小川,你有什么想法吗?不当学徒的话,你想去考电工证吗?还是去当兵?又或者说你想考大学?” 电工证? 丁小川第一个就拒绝了,在得知他姐姐找了个电工男朋友,他就第一时间去了解怎么考证了。 说实话,那些电工书籍,太难了。 跟茅山的鬼画符差不多,它们认识他,他不认识它们。 考大学也差不多,被他排除了这个选项。 为什么? 现在的高中生,基本上都是十六十七岁毕业,参加高考的话,需要考八门科目。 自52年以来,全国高等学校都实行统一考试,也即是高考。 设立国文、数学、化学、中外历史地理、物理、政治常识、生物、外语(俄语、英语),共8科。 并且高考第三天,还会安排加试笔试和术科,考生必须参加所有8个科目的考试。 如果他丁小川智商够强的话,早就是大学生了。 可他是够呛。 另外,如果他早生两年,像他姐姐一样,在录取率极高的52到56这几年,或许他也可以侥幸成为一名大学生。 毕竟,52年的时候,全国总共7.3万人报考,却录取了6.64万人。 运气和实力,缺一不可啊。 那么,对于丁小川而言,似乎只有当兵这一个选项了。 对于他的选择,丁如山很震惊,然后马上否决了。 在丁如山的想法里,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 然而,周济民却很赞同。 在未来的十年里,国家是不会有战事了。 南方的局部战争,对国内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小川,我支持你,并且,如果可以的话,我建议你去沙漠吧。” 周济民赞赏不已,接着继续道: “今年六月,我们国家将会挺进大西北,你到时候跟着军队,在军队里面锻炼五年,我保证你会脱胎换骨。” 说起来,丁小川也算赶上好时候了。 如果这个时候去参军,是很大可能被选上的。 “济民,你是听到了什么风声吗?”丁如山坐不住了,到底什么情况? 没了解透彻的话,他怎么敢把自己的独生子放到西北沙漠里? 而且还是五年时间! “爸,具体是什么,我不能说,您和小川也当我没有说过刚才的话,一定要严格保密。” 尽管周济民刚才什么都没有透露,但还是面色严肃地说道。 此话一开口,丁家父子面面相觑的同时,也好奇不已。 可女婿不开口,他们也没辙。 “还有,爸,趁现在是三月份,您抓紧点时间,让妈给小川说门亲事,到时候您有后了,也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丁小川顿时害羞了起来。 可丁如山却看着周济民,满脸无语:刚结婚就让小川去当兵,那不是让儿媳妇守活寡吗? 听刚才周济民话里的意思,如果真去了沙漠当兵,那可是没办法中途回家的呢。 保密程度那么高,可不是让儿媳妇守活寡吗? 但现在是丁小川不想继续当学徒了,电工证和大学这两项也不行,所以,只有当兵了。 至于下乡这个选项,周济民没提,丁小川更不可能选。 “什么后顾之忧?” 东边的主卧里,丁秋楠和苏茹芸出来了,前者好奇的询问道。 “你弟不想当学徒工了,想去当兵,济民建议我和你妈抓紧时间给你弟找个媳妇,这样我们丁家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丁父虚点了点丁小川,说完又担忧地看向周济民: “济民,这沙漠真的有你说的那么好吗?五年就可以脱胎换骨?” 废话! 特喵的,谁去沙漠待五年回来,不脱胎换骨的? 当兵一年都能觉得母猪赛貂蝉了,何况是五年?而且是五? ?如一日,不能离开沙漠半步的那种。 想想都刺激。 就是不知道,等结了婚,丁小川会不会反悔? 年轻人嘛,肯定是食髓知味的。 “爸,您就放心吧。” 周济民笑了笑,“等小川回来,您一定会吓一大跳的。” 客厅里,老三老四也都从各自的房间钻出来了,周淑晴和小金鱼两姐妹也坐一旁,听着大人们聊天。 苏茹芸已经开始进入状态了,跟丁如山讨论起来,谁家女孩怎么怎么样之类的。 就连丁秋楠和她妹妹也兴致勃勃地讨论了起来。 这些,周济民都插不上嘴,就这么乐呵地听着。 门外,旺财看到主人的目光,摇着尾巴咧嘴笑。 看到主人冲它招手,它顿时打颤了一下,但还是乖巧听命,屁颠屁颠地走过去了。 不去不行啊,主人真会折磨它的。 老四却很好奇,“大哥,为什么旺财这么怕你啊?昨天还好好的呀,今天就一直怪怪的。特别是搬家之后,一直待在门口,死活不乐意进来。” 还能是因为什么? 周济民摸了摸旺财的狗头,随口应付了一句,然后便看到旺财突然站起来,接着往大门方向,疾驰而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