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对呀,爸爸,我和大姐可是您的女儿,应该有类似女儿红这样的酒吧?” 陈曦刚说完,于沫离便忍不住噗嗤笑了: “傻孩子,女儿红可不算什么好酒,茅台、五粮液这些才是真正的好酒,当然,我这只是从价值上面来衡量,对于喜欢喝酒的人来说,那就不一定了” 嘴巴刁钻的酒鬼,很多都有自己喜欢的口味,比如有人喜欢酱香型,还有人喜欢浓香型。 白酒主要有五种香型,分别是酱香、浓香、清香、米香和其他香型。 酱香型代表就是茅台酒,浓香型则是泸州老窖、五粮液等,清香型则是杏花酒。 女儿红则是南方绍兴的传统名酒,是用糯米发酵而成,属于是发酵酒中的黄酒。 有人就喜欢这么一口黄酒,特别是上了年份的黄酒,一般都是琥珀色,那诱人的馥郁方香更为浓烈。 对于酒鬼来说,这样的女儿红才是真正的好酒。 至于说茅台,那是因为它价值昂贵,其次则因为它是国酒,所以喜欢它的人更多。 “对啊,茅台酒才是最好的,曦曦啊你不懂酒,不过你爸确实还藏了不少好酒,以后啊你就知道了.” 老陈也跟着插嘴附和了一句,只不过旁边的云婉裳却给了他一个白眼: “就算有好酒,你也不能够多喝,虽然今天是伟伟的大喜之日,但你也只能够喝两杯,不能够再多了” 此话一出,老陈顿时脸色一僵,却不敢反驳什么。 之前他可是得过直肠癌,住过院呢。 “国华,你还藏有其他好酒?能不能匀一点给我?” 此时,张继汉已经端着酒杯,来到了陈国华旁边,小声地询问了起来。 虽说张继汉并没有坐在主桌这边,但也是在副主桌位置,就在陈国华身后,可谓是非常近,因此刚才可是听得十分清楚。 二十年前的茅台酒啊,那绝对是无价之宝,现在市面上根本找不到。 就算是十年前,或者说八年前的茅台,那都是相当难得的。 自从一九四九年,茅台被定为国酒之后,它的价格就被推高了。 一瓶八元,并且还需要茅台酒票才能够买得到,所以茅台酒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够买得起的。 从一九五五年起,出口到国外的茅台酒按三十瓶/箱的规格包装,内销则仍按照二十五瓶/箱装箱,但之后就改成了二十瓶/箱。 换句话说,陈国华在一九五九年购买的两箱茅台酒,总共是五十瓶,也就是四百元整。 在一九五九年那个时间段,很多人的工资也就是三四十元,想要买这两箱酒,还得不吃不喝攒一年才能够买得起。 张继汉的工资也许不低,但问题是他这种需要经常应酬的人,那绝对是有这么多酒,便会喝掉这么多。 就好像之前金陵那位老许一样,每天一瓶茅台酒,那是雷打不动的事儿。 老许领的工资,几乎全都用来购买茅台酒了。 茅台酒对于陈恭禄、老许、张继汉、邱宗岳他们这群人来说,地位很高,也不仅仅只是酒那么简单。 “领导,您可别盯着我,我还真没有那么多,今天全都拿出来了,可没有多余的酒了” 陈国华哭笑不得地说道。 这个口子可不能开,一旦开了,那就麻烦了。 其实他空间里倒是还有不少酒,但大部分都是一九六零年之后购买的。 五九年这一年,他确实只购买了五箱茅台酒,真的没有了。 六零年也是五箱,并没有厚此薄彼。 当时的想法真的非常简单,就是给陈伟和陈思两个孩子攒的婚宴喜酒,并没有那么多的花花肠子。 当然,他之所以没有仅仅只是拿出来两箱茅台酒,自然是想着剩余的茅台酒能够窖藏得更久一些,到时候喝起来也更好喝一些。 不过,一九七零年之后,陈国华手里的钱,倒是大部分都用来购买茅台酒、五粮液、竹叶青等酒了。 这些酒全都藏在了家里的地下室,反正于沫离他们也几乎不去地下室,常年都是上锁的状态。 如此一来,藏在地下室的酒,除了陈国华之外,几乎没人知道。 到了现如今,地下室那边全都是酒。 但这是酒,目前也就是藏了个几年罢了,并没有多醇厚香甜。 听说是三十年、五十年以上的老酒,才是最香甜的,所以陈国华很想试试看,等未来时间到了,这些老酒会不会更好喝一些。 关于窖藏老酒的办法,陈国华当然有不少,肯定不会糟蹋了这些酒。 毫无疑问,窖藏老酒的地方肯定是地下室,而不是空间。 其实陈国华手上的那个空间,平时就是一个随身储物袋,能够用得上它的时候,比较少。 但该说不说,有这样一个空间,还是非常好的,起码当初在一九六一年除夕,张洪前来刺杀陈国华的时候,这个空间就帮了他很大的忙。 否则的话,就算当时陈国华不死,那也是身受重伤,而不是轻伤了。 一听陈国华这么说,张继汉不由失望地摇头,然后简单跟前者碰了一下酒杯,便回他自己那桌去了。 不管陈国华是否撒谎,说了没有那就是没有,而且现在可是大庭广众之下,确实也不适合。 过了没一会儿,便到了敬酒环节。 作为主家,陈国华肯定要带着陈伟和陶紫两位新人去跟宾客敬酒。 能够喝的上二十年前的茅台酒的宾客并不多,格罗滕迪克他们这些外籍教授们,肯定能够有资格分到一瓶了。 还别说,尽管他们都是老外,但是喝起酒来的时候,那也是挺狠的。 并且格罗滕迪克、埃尔德什他们还挺会搞气氛的,一个个起哄的时候,直接把整个大厅的气氛都给带起来了。 一桌一桌敬酒过去,钱学森、孙家栋他们这些老一辈科研工作者,还有段学复、徐献瑜他们这些老朋友、师长等。 至于说陈伟他们两对新人的同学、朋友倒是不多,而且一个个看到陈国华之后,都跟鹌鹑似的,哪放得开呀? 来到丰泽园这边喝喜酒的大佬,简直不要太多,对于陈伟的同学来说,钱学森、潘厚任他们这些大佬,那都是平日里他们老师上课时提及的大人物,甚至是教科书里的主编或者是论文参考书作者。 而陈国华则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超级大佬,因为就算是博士生,也未必有资格将陈国华的论文作为他们论文的参考。 只因为陈国华写出来的很多数学论文,那都是‘超纲’知识点,十分前沿的理论,对他们来说,犹如天书。 比如之前陈国华写的黎曼-陈国华定理等相关证明论文,里面有很多数学工具,对大部分博士生来说,是不敢触碰的领域。 也就是少部分天才博士生,才敢研究这些论文。 兜了一大圈,时间都过去一个小时了,陈国华他们总算是敬完酒了。 到了这个时候,酒宴都已经过去大半了。 当然了,这个时代吃酒席,那是相当热闹,可不想后世那样,吃饱就走,或者是坐一会儿就溜了。 这个时代很多人都特别能聊,何况酒是管够的。 虽说二十年前的茅台酒仅仅只是两箱,但今年和去年的茅台酒、五粮液等,绝对管够管饱。 很多宾客对这一点是非常满意的,几乎每一张桌子都摆放了两瓶茅台酒、两瓶五粮液,至于说竹叶青、汾酒等其他酒,那就是每桌一箱。 绝对是没有几桌能够将这些酒给清空了。 当然,对于酒鬼来说,喝不完的酒,绝对会带走。 “小梅,你真不打算嫁人了?” 座位上,看着连续喝了两杯酒的陈小梅,于沫离都有些心疼了。 “大嫂,我都这个年龄了,哪里还会有人要啊?”陈小梅自嘲地笑了,旋即又倒了一杯酒,试图要把自己给灌醉。 一九五零年出生的她,今年已经二十九岁了,也可以说是三十岁的人了。 到了这样的年龄还没嫁人,很多人都认为陈小梅要不就是眼高于顶,硬生生将自己给熬成了老剩女,要不就是身体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隐疾,否则的话,怎么会到这个岁数都还没嫁人呢? 其实在七二年的时候,陈小梅本来已经准备嫁人了,可因为男方那边东窗事发,被送去监狱了,导致此事就这么耽搁下来了。 后续几年时间里,也相过亲,但都不合心意。 于是就这么拖住了。 特别是最近一两年,连媒婆听了都直摇头,不想再给陈小梅介绍对象了。 “胡说八道,怎么会没人要?” 刚好敬完酒回来的陈国华,听到这一句,顿时忍不住皱眉道: “我看你也别在京城这边待了,还是去南方那边重新开始吧,说不定你姻缘就在南方.” 她是六九年之后便进了北汽制造厂,一直工作到现如今,都十年时间了。 工作了十年,从当初的小领导到现在的副厂长,足以说明她的工作能力。 当然,她的背景也是不容忽视的,毕竟当初她进北汽制造厂,背后便是有田敬业的安排。 可以说,北汽制造厂的那些老人们,哪个不知道她陈小梅是陈国华的妹妹呀? 一个个都是老油子,自然不可能在明知道陈小梅的背景下,还敢给她使绊子。 估计陈小梅嫁不出去,也跟她是副厂长有很大关系。 但如果去了南方,还真就不一定了。 毕竟现在南方那边是改开,有不少归国华侨华人,社会风气也比京城这边要好很多。 “哥,我还想再等等.”陈小梅闻言,顿时扭捏地说道。 陈国华却是脸色一沉,“怎么?你还想等他不成?” 五年前,也就是七四年那一年,陈小梅相亲遇到了一个挺合适的人选,叫高冠博。 高冠博这人比陈小梅要大一岁,但是高冠博这人从小失怙失恃,霉运连连。 本来当时都已经跟陈小梅要相亲了,结果高冠博愣是在相亲前一天出了事儿,左腿因为骑自行车摔伤,错过了相亲。 但第二天,陈小梅还是跟着媒婆,去了医院那边见了对方。 该说不说,高冠博这人长得确实比较帅,人也高大。 双方也都挺满意的,本来确定了等高冠博腿好了之后就订婚结婚。 结果高冠博的腿没好,反而是进一步恶化,导致瘸腿。 对于高冠博来说,这个打击还挺大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