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阴谋起、在北美-《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第(2/3)页

    “书记同志,根据我们收集到的信息,这一款飞机应该是轰炸机或者运输机,飞行速度非常快,而且每次飞行的时候,总有战斗机在护佑”

    听到这些汇报之后,勃列日涅夫真的快要坐不住了。

    “狗屎,他们怎么可能发展得这么快?他们的工业还是我们给他们建立起来的,可是六零年之后,我们的工程师们已经撤走了,他们如何做到在短短五年不到的时间,就做到接二连三地研制出战斗机和轰炸机的?”

    暴跳如雷的勃列日涅夫,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东方那边,他们的工业基础之差,前所未有。

    要不是前些年的时候,他们莫斯科的帮助,他们现如今还只是没有半点工业基础的农业大国。

    可即便是有了他们莫斯科的援助,他们之前也根本没有仿制出米格19战斗机的发动机啊。

    为什么会在去年拿出来歼幺幺九号战斗机,今年又拿出来轰炸机?

    这完全不可思议!

    说不通啊!

    勃列日涅夫很清楚,想要造飞机,肯定需要庞大的工业基础作为支撑。

    那个国家,怎么可能做到呢?

    连他们莫斯科米高扬设计局都没能够拿出来一款飞行速度超过三马赫的战斗机,凭什么那个国家就可以?

    望着暴跳如雷的书记同志,下属们的心情都很不好受。

    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但那就是事实。

    没人会傻乎乎地猜测,那是鹰酱帮忙,所以东方那个国家才会有这么牛逼的战斗机和轰炸机。

    可鹰酱又不是被人下了降头的大冤种,怎么可能呢?

    更别说,歼幺幺九号战斗机是在六四年年初就已经开始进行首飞了,而北美的黑鸟侦察机是在六四年十月份进行地面试飞,十二月底才完成试飞成功,首飞的时间已经是六五年年初了。

    因此,鹰酱自己的同级别战斗机,都比东方大国还要晚十个月左右。

    从这些事实就可以发现一点,东方那个国家,他们的飞机科研水平之高,世所罕见。

    “给我查,查到底,我要知道,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勃列日涅夫只感觉寝食难安,后背发凉啊!

    虽说莫斯科这边有R16等国之大器,但架不住人家也有啊。

    中国有句古话叫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对于此时的莫斯科来说,他们的卧榻之侧,不仅仅有人在酣睡,而且还睡得格外香甜。

    甚至,这个酣睡的人,还准备联合其他人,要对付他们莫斯科。

    这绝对是不允许的事情。

    特别是霸道至极的勃列日涅夫,他更加受不了这样的事实。

    班德罗夫斯基心里顿时纠结无比:宝宝心里苦啊,这个位置果然不好坐啊!

    当初他看到克列奥帕特拉一夜之间白头,安德烈葛罗米柯他从刚开始任职时的满头黑发到后来的光头,看着这些在这个位置上的前任们,班德罗夫斯基当时还不以为然。

    现如今,他自己坐上了这个位置,终于是感觉到了如山的高压。

    这个勃列日涅夫同志,实在是太可怕了。

    那么多高压任务,怎么办?

    领命之后的班德罗夫斯基,不得不找来自己的得力下属,让他们抓紧时间前往京城,趁着十月份的北大数学报告会,务必要搞出点动静来。

    北美,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

    此时的办公室内,聚集了全美最顶尖的数学家,包括陈省身、安德烈韦伊、库尔特哥德尔、周炜良、哈斯勒惠特尼等人,他们聚一起就是为了仔细研究、审阅陈国华的论文。

    全球的数学家们都是不约而同地审阅陈国华的论文。

    并不仅仅只是因为陈国华写的论文,更是因为他对费马大定理下手了,并且还宣称已经证明了。

    接连三篇论文,都是事关费马大定理这个困扰了全球数学家几百年的数学难题,几乎可以说是引起了全球数学界的地震。

    那么陈省身他们这些顶级数学家,肯定是要聚一起讨论,看看陈国华写出来的论文,是不是真的没有任何瑕疵。

    结果就是他们这些数学家,聚在一起已经一个月的时间了,依然没有找出来任何问题。

    换句话说,陈国华已经证明了费马大定理。

    不过,还是没办法轻易下定论,还是需要进行多次更加细致的推敲,将所有的细节部分的计算,完完全全地编写出来,然后逐字逐句地推敲。

    这是一项十分庞大的工作,就好像当初费马自己也说过了:我确信已发现了一种美妙的证法,可惜这里空白的地方太小,写不下。

    同样,陈国华写出来的论文,不可能将所有细节部分都给写出来,因为对于他这样的顶级数学家来说,根本不需要。

    当初的冯诺依曼,他思考问题的速度和超算一样快,而陈国华与之相比,也绝不会落入下风,甚至更快一些。

    因此大部分很多细节的计算,陈国华是不可能写在论文上面的。

    “各位教授、博士,看来费马大定理真的被证明了.”

    顿了顿,陈省身继续开口说道:

    “马上就是十月份了,我需要回伯克利分校一趟了,诸位,我们到时候在北大再见!”

    他不想继续待在普林斯顿这边了,尽管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聚集了很多数学大佬,但这些人,要么是自己的老朋友,要么是研究其他方向的数学教授,所以就算要交流,也不是这个时间点。

    何况,陈省身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已经交流了很多次,如果有灵感的话,早就来了。

    最重要的是,他最想交流的是陈国华这样的年轻人,而不是眼前的安德烈韦伊他们这些老朋友们。

    不管是哈斯勒惠特尼,还是库尔特哥德尔,他们这些人都是五十多岁快六十岁的老人了,便是陈省身自己,今年也已经五十四岁了。

    虽说在数学界来说,五十四岁的年龄,还算‘老当益壮’,勉勉强强算是年富力强的年纪。

    但是该说不说,已经不如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很多了,不管是从精力方面来说,还是科研创造力,都差了很多。

    陈国华是不喜欢熬夜肝论文,但陈省身他们这些数学大佬,年轻的时候,可没少熬夜肝论文。

    “好,北大见!”

    库尔特哥德尔等人纷纷点头,目送陈省身离开。

    等陈省身离开之后没多久,就有记者来采访他们这些数学家了。

    因为外界还是想要听一听北美这些顶级数学家们,看看他们的意见到底是怎样的。

    换句话说,外界都很想知道,陈国华是否真的已经证明了费马大定理。

    虽说前一两个月,全球媒体都在报道陈国华证明了费马大定理的新闻,可全球数学界并没有人站出来证实这件事啊。

    在外界热闹了那么长时间,数学界又诡异地平静了一两个月,那些大报纸都反应过来了,只怕没那么简单啊。

    一旦陈国华并没有证明费马大定理,嘿嘿,这不是又有新闻了嘛。

    “很抱歉,我们已经仔细审阅过中国陈的论文了,只可惜我们到现在为止,也没有找到任何的错误.”

    记者听到这句话,一开始还挺兴奋的,因为有大新闻了。

    结果,仔细一回味,不对啊,全美顶级数学家们都已经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聚集讨论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居然只是没有找出任何的错误?

    那岂不是反过来说,陈国华已经证明了费马大定理?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这个新闻就没有什么爆点了。

    不死心的记者,又继续追问了一句:“这是不是说中国陈已经证明了费马大定理?他是不是目前世界最顶尖的数学大师?”

    前面的问题还算好,后面的问题,顿时把哈斯勒惠特尼、库尔特哥德尔等人给惹恼了。

    虽说大家打从心底里佩服陈国华,但要承认陈国华是数学大师,多少有点心不甘情不愿。

    在场的众人当中,除了哈斯勒惠特尼是地地道道的北美人,其他都是移民。

    比如库尔特哥德尔,他是一九零六年出生于捷克的布尔诺,毕业于维也纳大学,一九四零年才移居北美。

    安德烈韦伊则是巴黎人,在欧洲崛起,在四一年的时候才移居北美,先后在芝加哥大学任教,最后才来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安定下来。

    其实细数北美崛起的历史,特别是一战之后,北美从全球各地吸引了成百上千的顶级科学家。

    比如非常牛逼的冯诺依曼、外尔等数学家,都是北美移民。

    当年的曼哈顿计划,总共有十二位科学家,其中北美本土只有范内瓦布什、罗伯特奥本海默、欧内斯特劳伦斯他们几人。

    连爱因斯坦都是移民,而不是北美本土人。

    其中还有两位没有被提及的外籍科学家,一位是最危险的间谍福克斯。

    福克斯这个人是被潜艇带去莫斯科那边,将原子弹分享了出来。

    其实,关于莫斯科之所以那么快速地研制出原子弹的原因,众说纷纭。

    一者是当年鹰酱在东京投下的原子弹当中,有一颗哑蛋,而这一颗哑蛋被带去莫斯科了。

    二者则是福克斯这位曼哈顿计划的叛徒,是他回到伦敦之后,被潜艇带回莫斯科,然后把原子弹分享了出去。

    不管哪个原因,莫斯科确实有那样的资格。

    还有另外一位是中国女科学家吴健雄,很男性的名字,却是一个南方水乡女性。

    大概是人如其名,吴健雄是一个非常厉害的科研工作者,三四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物理系,三六年前往鹰酱留学,四零年从加州大学博士毕业,四四年就参加了曼哈顿计划。

    几乎是一路开挂的人生。

    “费马大定理困扰了全球数学界三百多年,并不是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就可以审阅完成的”

    安德烈韦伊开口回应那位记者的提问。

    只不过,他并没有答应陈国华是数学大师的事儿。

    没人会在媒体面前主动承认陈国华是数学大师,因为大家都不是傻子。

    尽管大家都承认陈国华的成就,确实可以比肩冯诺依曼和柯尔莫哥洛夫,甚至跟十九世纪的数学大师庞加莱都不相上下。

    可,现在费马大定理还没彻底盖棺定论,万一呢?

    何况,媒体记者通常都喜欢将事实夸大,以此来博取眼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