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主任办公室内,看到冲自己鞠躬道歉的童敬之,陈国华满心感慨。 那件事发生在五九年九月中旬,距离现在已经过去整整三年时间了。 三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按理说,陈国华应该已经原谅了对方才对,但这怎么可能呢? 受过的伤,就算科技再好,不会留下疤痕,但心里的伤疤如何抹除呢? 心底没原谅,表面上陈国华还得做做样子。 终究,他也不是三年前那个少年了,学会了虚伪,演技也更好了。 所以,虚伪地跟童敬之客套两句,便由邱宗岳打着哈哈,将童敬之给送走了。 很明显,邱宗岳最熟悉陈国华,多少能够察觉到后者并没有原谅对方。 或者,可能原谅了,但不乐意跟童敬之再有什么接触。 童敬之今天来振华研究所道歉,不仅仅是因为陈国华研发出了间谍鸽子,更是因为陈国华在过去这三年里的努力和付出。 这一切,都是有目共睹的。 并且童敬之他自己本身也足够资格,知道不少振华研究所的秘密。 比如去年年底的原子弹爆炸,陈国华就贡献了不少力量。 就连上面都认可了陈国华的能力,同时也颁发了一等功勋章、特等功勋章等来表扬陈国华的贡献。 还有今年年初定下来的三十亿美金这个任务指标,陈国华也扛得住压力,在九月这个丰收季节,便已经狂赚了二十一点九亿美金的外汇。 如果说陈国华是别国派过来的敌特,估计邱宗岳他们会巴不得他们多派一点的人过来吧? 毕竟类似陈国华这样的科研人员,全世界都找不到几个。 放在任何一個国家,都会被死死保护起来。 因此,四个月前,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陈国华直接拒绝出席的时候,上面压根儿没有什么动静。 要知道,此时此刻的内地,在国际学术界上面,根本就没有发声的人。 非要说有,比如是陈省身、杨老等人了。 然而,此时的陈省身,那是老外,身份不同。 就算是杨老,也就是那位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诺贝尔奖的理论物理学家,也会在两年之后加入北美。 当然,他现在根本没有回内地。 或者说,他回来对内地也没有多大的作用。 因为他是搞理论物理研究的,尽管他的成就很大,但他带不了几个研究生。 他的科研项目并不需要多少硕士或者博士研究员,一两个都嫌多。 所以他在国外或许会更好。 其实,后世有很多人对杨老是非常不屑一顾,甚至是埋怨他的。 讲真的,在一开始,陈国华没有深入了解过杨老这个人的时候。 他也是杨黑中的一员。 但了解之后,才会清楚,人家杨老的选择并没有错。 毕竟四九年之后,杨老直接选择返回内地。 以当时内地的情况,很大概率不会有后续什么科研成果了。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要知道,当时内地根本没有这样的研究所,也没有相对宽裕的条件。 除此之外,后来七十年代,杨老第一个返回内地。 也是冒着巨大风险返回内地的。 实际情况具体如何,陈国华并不是非常清楚,但既然上面都如此欢迎,所以他觉得杨老这样的人,不应该黑。 最起码,从八十年代开始,他就陆陆续续资助和帮助了不少留学生。 同时,千禧年之后返回内地教书育人,也确实作出了不少贡献。 比如当时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姚期智,便是受到杨老的邀请,才答应回到清华大学任教的。 众所周知,清华大学有一个很牛逼的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叫姚班,这个实验班就是姚期智院士在二零零五年创办的。 姚班是什么样的存在? 后世有句话是这么形容的,半国英才聚清华,清华半英在姚班。 所以它就是这么吊的一个实验班。 虽说后世的清华,被很多人诟病。 但不可否认,这所学校确实很牛逼,它依然是很多高考学子们的首选。 因此,从这里来看,就不能够否认杨老的功劳。 就算是陈国华觉得陈省身这人不太行,但后者也同样在八十年代之后回国帮助了一点点。 但讲真的,他最多算是锦上添花,并不算是雪中送炭。 而且此人是搞数学的,更应该在四九年的时候,直接留在内地。 唉! 童敬之离开之后,陈国华简单收拾了一下心情,然后起身去见了黎明发动机制造厂的几位代表。 “陈主任,我们可算是见到您了” 门口外边,看到陈国华出来,黎明发动机制造厂的一把手苏学武便上前握住前者的手,笑容满面地说道。 陈国华也是面带微笑地跟对方寒暄客套,同时也在戴希璋和苏学武的介绍下,很快认识了其他人。 黎明发动机制造厂这次来了三位技术专家,他们分别是朱凡昌、孟德海和安闻川三人。 除了他们三位专家之外,还有六所那边过来的两位技术专家刘晋年和唐振恒。 听到是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六研究所来的技术专家,陈国华的笑容微微收敛了一些。 在陈国华还在北汽制造厂上班的时候,就跟六所的主任魏祖业、副主任李秉成和工程师蒋汉文有过接触。 那个时候,陈国华就对他们几人不是很喜欢。 连带着,也不是很喜欢跟六所的人接触。 后来振华研究所成立之后,尽管没有跟六所有过直接往来,但也多多少少再次听说过他们不太好的口碑。 相反,陈国华跟戴希璋教授接触过多次,因此他比较喜欢跟后者合作。 之前跟物理研究所二部的王树迎接触,也是让陈国华觉得挺讨厌的。 总之,有些人的性格或者脾性,他们本身就是这样。 真没办法合作得来,无法愉快相处。 就算现在的陈国华,由于身处位置高了很多,接触得多了,也渐渐看开了。 但他依然觉得王树迎、魏祖业他们这些小家子脾性的人,还是少接触为妙。 戴希璋看到陈国华稍微收起来的笑容和热情,立马就明白了什么情况。 于是便马上笑着说道: “陈主任,您别担心,刘研究员和唐研究员都已经离开了六所,早早加入了黎明发动机制造厂” 他这么解释的意思,就是想要撇清刘晋年和唐振恒两人跟六所的关系。 原因是很简单,当初九所跟黎明发动机制造厂合作仿制涡喷-6发动机的时候,研究员不够,所以寻求其他研究机构的帮助。 其中六所这边就派出了刘晋年和唐振恒两人。 六所这家单位的主要任务是研究航空工业使用的国产金属、非金属材料的性能、生产和检验方法。 而刘晋年和唐振恒两人在这方面的技术非常不错,这恰恰是涡喷-6发动机最需要的研发人才之一。 因此他们两人就被挖走了。 当初是一九五八年的时候,黎明发动机制造厂和九所联合一起进行试制涡喷-6发动机,然后挖走刘晋年和唐振恒两人。 走了两位技术员,对魏祖业他们来说,可难受了。 也因此,五九年上半年的时候,魏祖业他们知道陈国华他们研制出了第109型号碳纤维材料,于是便过来确认之后,准备挖陈国华他们这边的研究员。 所以,当初发生这件事,黎明发动机制造厂多多少少需要负点责任。 听到戴希璋的话,陈国华微微点头。 然而刘晋年、苏学武、唐振恒等人却是一脸懵逼。 不过大家也没有马上问出来,而是笑了笑,打算过后再细问这件事。 寒暄客套过后,一行人便去了航空发动机实验室这边,由陈国华为苏学武他们介绍一下接下来的新项目。 那可是真正的战斗机航空发动机,这肯定是需要好好介绍一下。 邱宗岳也没有离开,跟在队伍身后,认认真真地听着。 讲真的! 跟陈国华接触时间长了,他都觉得陈国华无所不能。 但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对游戏机这样的产品,邱宗岳真心看不懂,没什么信心。 可若是航空发动机这样的东西,邱宗岳表示他还是很喜欢的,就算听不懂,他也会认真听。 毕竟这可是战斗机的发动机啊,可以说是核心中的核心。 此前黎明发动机制造厂他们仿制的涡喷-6发动机,乃是基于莫斯科米格-19型战斗机的动力装置。 仿制之后,后续才成为歼-6系列战斗机。 原时空的历史上,歼-6战斗机是沈飞制造工业公司制造的一款单座双发超音速喷气式战斗机。 一九五八年开始仿制,六零年审批投入生产,结果! 由于涡喷-6发动机没有通过100小时的试车检验,便拖延了很久。 是的,在六零年的时候,涡喷-6就已经拿到了生产资格。 可实际上完成测试工作的时间节点,却是在六四年,整整拖延了四年时间。 饶是如此,在正式投入生产之后,在后续的十九年时间里,歼-6战斗机总共生产了五千两百零五架。 几乎是每年生产两百七十四架飞机,每隔一天半就生产出来一架战斗机。 这个生产能力,已经足够说明了很多问题。 或许是因为之前太穷了,牺牲了太多太多的英雄,所以才会如此疯狂爆单。 而后世时空的基建狂魔,从六七十年代,其实就已经可以找到一些影子了。 这大概就是血脉传承吧? 在如今的这个时空,空军部队可没有属于自己的战斗机。 他们驾驶的战斗机,还是人家的战斗机。 那么之前戴希璋他那么着急联系陈国华,希望后者可以帮助他们九所一起研发航空发动机,就可以理解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