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课程和奖励(求订阅)-《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第(2/3)页

    然后他想到了老段对薛晋权、余德词他们这些大学生的稀罕,以及对剩下那三十多名北大学子的虎视眈眈,当即便明白了过来。

    此前的时候,段云平还因为陈国华没有把剩下的三十多名北大学子也接过来北汽制造厂而懊恼后悔,还说后者不懂得做事儿。

    所以他现在是想要补偿回来?

    见领导笑着,陈国华摇头道:“领导这肯定是不行的,您这样做,只会让他们离心离德,而且后续我想要再管理好他们,更加困难了.”

    余德词他们这些人都不是傻子,相反他们非常聪明。

    对于老段的这点小伎俩,他们能马上反应过来。

    甭以为这点小恩小惠就可以把余德词、杨孝如他们的人心给收买了,狗屁!

    如果不是陈国华放出来的科研项目,吸引住了他们,人家怎么可能会上当呢?

    安安稳稳地在北大校园里当一名安静的学生,不好吗?

    要知道他们这些大学生,每个月都有二十多元的补助,吃穿层面是不愁的。

    “领导,这些粮食就不要派发给他们了,还有以后关于跟我这些同学的接触,由我来负责就可以了,我建议领导您还是别随意插手了,您不了解他们。”

    陈国华的这句话,让段云平十分不以为然。

    但他是一个能听得进去建议的领导,所以思索一番便点头答应了下来。

    接下来,罗树江他们又把部分粮食给拿回了仓库,带着仅有二十份粮食离开了北汽。

    而且老段也没有跟着一起来北大了。

    他是在用行动向陈国华证明,他是一个听劝的领导。

    燕园正门外,薛晋权他们几人全都跑了出来。

    “老陈,真有奖励啊?”

    大卡车就停在正门口,陈国华笑呵呵地让他们上车,大大方方地让他们提着这些粮食回寝室去。

    只不过,余德词他们却有些傻眼:“老陈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们哪有锅碗瓢盆啊?”

    眼前这些都是粮食,但他们又没有相应的厨具来烹饪这些粮食,所以要来干嘛呢?

    “我都已经替你们直接换成粮食了,剩下的问题,很难解决么?”

    陈国华瞪了他们一眼,道:

    “要不这样吧,粮食我拉回去,我让食堂那边的厨师给你们做好,你们抽时间每天晚上过来一趟还是我安排人给你们送过来?”

    “我们过去一趟吧。”

    “确定?”

    “确定,不过你必须要在厂里面啊,不然的话,我们可不干!”

    他们宁愿每天下午坐公交车前往北汽吃顿饭,也不愿意让人送过来,这打的是什么主意,陈国华瞬间就懂了。

    “你们怕是要失望了,我现在每天下班之后就回家,可不会一直待在厂里面”

    余德词他们一听,不由错愕不已,旋即马上说好话,希望陈国华可以在厂里面多留一会儿。

    毕竟只要陈国华在厂里面,那么他们就可以缠着他询问更多的信息。

    前天陈国华发下来的那两份资料,无一不是非常繁重且高深的技术资料。

    尽管对于陈国华来说,这两套资料里面的设备,不过是七十年代的技术设备。

    但在五九年这个时间节点,特别是对于内地来说,那些绝对是非常非常高深的技术。

    很多理论层面的知识,都是当前最新颖的,所以杨孝如他们这些人都有很多很多的疑惑。

    如果能够跟陈国华进行交流的话,那对他们来说,无疑是最好的帮助。

    “我擦,你们不会是想让我免费开课吧?”

    陈国华睁大眼睛地看着他们这些人,不敢置信地问道。

    其实他就是在表演罢了。

    那两份资料的难度有多大,他自己也十分清楚,否则的话,他也不至于冒这么大的风险,提前把资料拿出来给他们。

    而他之所以这么反问余德词、成时若他们这些同学,并且还强调了‘免费开课’这四个字,其实就是要让他们欠下人情。

    这个世界,最难还的债务,其实就是人情债。

    明明是陈国华这个有资格当‘资本家’的人,想要余德词他们这些免费的优秀劳动力,毕竟这个时候的大学生可不要太值钱。

    而且晶圆制造也好,芯片光刻也罢,那都是需要非常非常多的优秀大学生,才有可能完成得了。

    陈国华想要在内地成立洁净室,完全没有问题,但想要造出一枚芯片,那就必须要有足够多的大学生技术员。

    如果让陈国华给段云平去帮忙申请,不说吕进雄会不会气得大发雷霆,汽车工业管理局的局长张逢时绝对会把段云平给臭骂一顿的。

    毕竟他们上哪去找这么多大学生啊?

    所以,关键点就来了。

    现在陈国华直接把主意打在了余德词他们这群人的身上。

    以他们这群人的可塑性,让他们提前接触芯片制造的相关技术,未来等他们学好了这些技术之后,就可以直接上手了。

    如果计划顺利,简直完美。

    到时候陈国华完全可以绕开中科院,自己在北汽制造厂提前拿出集成电路计算机。

    当然了,这一切的计划,都必须建立在能顺顺利利的基础上,否则的话一切都是瞎扯淡。

    中科院那个大泥潭,陈国华算是受够了。

    往后他就不太想参与那边的科研项目了,最多他过去跟华罗庚他们这些大佬交流一二,至于科研项目?

    那肯定是自己亲自来搞啊。

    有段云平、薛亚军他们这些人顶在最前面,陈国华完全可以在北汽制造厂这个小天地里,干自己想干的事儿。

    “不免费,不免费,呵呵.”

    余德词他们尴尬地笑着,大家都是聪明人,索性也不兜圈子了。

    打直球的方式,才是最有效的沟通方式。

    “老陈,只要以后你一句话,我保证随叫随到。”

    有了成时若第一个开口,余德词他们也神色严肃地跟着附和了起来。

    陈国华要的就是他们这句承诺。

    “那行吧,你们回去跟其他人说一声,到时候你们坐公交车过来.”

    “对了,这里还有十块钱的奖励,应该足够你们坐很久的公交车了.”

    “唔,其他人的话,他们要坐公车来,只怕是没有多少钱.”

    “这样吧,他们要是真的想来,那我就提前给他们申请补助,往后项目成功了,从项目奖励里面扣除”

    一码归一码,陈国华还是需要把很多事儿给提前说清楚,免得到时候大家心里不舒坦。

    毕竟有句话叫不患寡而患不均,如果是因为这样的小事儿,让他们这些人离心离德,那才是悲惨的教训呢。

    打发掉余德词他们之后,陈国华又带着这些粮食回到了北汽制造厂。

    一把手办公室,陈国华把自己的计划简单说了一下,老段顿时非常高兴。

    “那到时候上课的时候,我能不能安排一下技术员旁听?”

    陈国华的意思是,把原本的十一号仓库简单清理一下,变成临时教室就可以了。

    往后的六月份,他可能会在这里给余德词他们上课。

    “领导,您想安排谁来我这里上课?您知道我要讲的是什么内容吗?”

    “你这不是新知识么?”

    见陈国华瞪大眼睛,一副十分吃惊的样子,段云平不解地反问道。

    “是新知识没错,但是领导啊,这些知识可不是一般人能学的来的,要不然的话,我会亲自给我那些北大同学讲课?”

    这可把段云平给干迷糊了:能有多高深的知识啊?

    “领导,我不说其他了,您看看这里,关于光刻机技术的实际研发需求.”

    陈国华拿出第二资料,翻阅到光刻机那一页,关于制造投影式光刻机所需要的光源问题,便是需要一种248nm的氟化氪准分子深紫外光源。

    段云平看到这些,顿时觉得头晕眼花,完全不理解这是什么。

    不过陈国华也没有跟对方解释那么多。

    这种高深的理论知识,确实不是段云平他们能够理解的。

    但老段说的话,倒是提醒了他。

    “领导,不过您可以加快一下我们厂的七八级技术工人的培养,特别是钳工等技术工人.”

    “等到时候,如开启了这两个项目的话,需要制造光刻机的时候,就必须要有技术十分娴熟的钳工等技术工人才行.”

    仅仅只是一台光刻机,便是一条产业链。

    越是发展到了后期,需要更高精度、尺寸更小的芯片时,那么对光刻机上游的物镜、涂胶显影、激光源、能力控制器、光束矫正器等等的技术要求,就会非常非常高。

    也别说后期了,便是现在的起步阶段,陈国华就已经头疼到底如何解决光刻机当中最核心的光源和镜头这两大组件问题了。

    因为这样的人才极为难得,不过希望在北大这边的同学当中,能给到他一个惊喜吧。

    实在不行,他问一问哈工大的王学国,看看他那边能不能有相关专业的同学帮个忙。

    较真起来,这个时代大学里的专业,更加齐全的大学,还得是人家哈工大。

    毕竟人家的名字可是号称工业大学呢。

    北大牛逼归牛逼,但更多集中在中文系、数学、物理等层面,相反,在光学领域的专业人才,反而不多。

    就目前陈国华所知道的京城这边的光学精密仪器所,一个是一九五二年成立的仪器馆,在前年更名为京城光学精密仪器所。

    另一个则是机电所,以及常春那边的常春技术物理所。

    目前内地就只有这三个单位,可能会有陈国华需要的光学层面的专家人才。

    然而,这些单位都是参与蘑菇蛋等大项目的研究所,根本不是陈国华能够接触得到的。

    再说了,他在中科院都处处受到掣肘,真要跑去光学精密仪器所或机电所那边找人,绝对见不到人。

    他们算不上秘密单位,但也是涉密人才,肯定不会轻易面见外人。

    所以,陈国华想要自己绕开中科院,那么就必须自己想办法。

    而他能想到的办法,那就是自己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特别是刚上大一的这些大学生,那绝对是最好的人才。

    段云平听到他的话,不由自主地点头应了下来。

    只不过,七八级技术工人,可不是那么容易培养的。

    对此,陈国华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是希望老段能优待一下这些八级工人。

    特别是今年明几年,稍微优待这些八级工人,让他们多教一教徒弟,未来北汽需要更多的人才呢。

    跟老段说完这件事之后,陈国华这才松了一口气。

    目前来说,计划才刚刚铺开,慢慢来,不急。

    当天晚上,他拎着五十斤大米和三十斤腊肉回家了。

    老段奖励给他的只是二十斤大米和十斤腊肉,他给加了一些。

    而且他也不怕陈恭禄或者云婉裳他们跑去北汽制造厂那边对峙,毕竟老段绝对会帮他的。

    再说了,陈恭禄他们也不会真的去北汽制造厂,更不可能对峙什么。

    翠花胡同,随着陈国华带回来这么多粮食和肉,大家都惊呆了。

    特别是三小只,一直兴奋地拍掌,围着大米和肉转悠,哈喇子都快流出来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