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内阁制与三省六部制哪个更好? 或者说,哪个更适合现在的南汉,这个问题的确不好轻易下结论。 苏然也不是随口敷衍刘弘昌。 这段时间,因为这个问题,颜曜冰不知道和她争论了多少次。 颜曜冰并不像苏然那么懂历史,但她觉得,时代总是在进步的,明朝的内阁制,清朝不也在沿用吗? 虽然清朝在她心里的印象还不如宋朝,但它知道,清朝那些统治者可不是傻子,他们能沿用明朝内阁制的形式,那就证明它的确有先进性! 这个说法苏然难得一见的赞同了! 只不过他赞同的是只是清朝统治者不傻,而绝非内阁制更先进! 用她的话说:历史问题要辩证看待! 如果从统治者的角度去看,从长期统治中内部动荡的频率、中央集权的有效性、对疆域(尤其是边疆)的整合程度等维度来看,清朝的对内统治绝对是历史各个朝代中最稳固的朝代之一。 单从这一点来说,清朝的统治者不可谓不聪明,做得也不可谓不好! 当然,绝不能提别的,比如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八十一日等等。 再比如清晚期的各种丧权辱国的条约等等等等,简直数不胜数! 然而,这可由不得她不想提,毕竟这又到了颜曜冰的领域。 她把她知道的所有足以“一剑封喉”的杀招全说了一遍后,直到苏然无言以对,才心满意足地总结道: “我不反对辩证看待问题,但人是感情动物,太辩证了,这世上就没有一个坏人!” “小妞,屁股不要坐歪了哟!” 苏然懒得搭理她,直接转移话题:“还聊不聊制度呢,不聊我就去睡觉了!” “反正我告诉你,清朝的内阁制虽然沿用了明朝的,但只是形式沿用,但核心早就变了,反正所有制度都是特定时期下的产物,不能简单说哪个更好!” 眼看气氛僵住,颜曜冰又鬼使神差的说干脆一步到位:直接模仿上一世的制度。 听得苏然是又气又好笑,完全不想认识这个女人了! 但其实颜曜冰也知道这种“一步到位”的做法肯定不现实,但不放开一步步向她靠近啊! 比如明朝的内阁制,是不是可以调整调整,把它往后世欧洲的内阁制度靠近呢? 苏然已经不屑于和她解释这一点,直接将话题强行扯了回来。 “不要再去发散你那狗脑子了,我就明说,南汉能走的,除了三省六部制度,就只有内阁制,这两个二选一!” “而从制度先进性与现实的角度来说,我认为,三省六部制更适合现在的南汉!” 为了说明这一点,苏然甚至从各个方面进行了对比: 从权力结构来说,三省三省六部制,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相互制衡,形成闭环。 而内阁制,内阁票拟、皇帝批红或司礼监代为批红、六部执行容易脱节,无法定制衡。 从决策效率来说,三省六部制,三省协作需经政事堂协调,流程规范但稍显繁琐。 而内阁制,票拟直接对接皇帝,减少中间环节,效率更高,但依赖皇帝勤政。 对皇权的影响来说,三省六部制,相权被分割,三省长官共为“宰相”,皇权强化但受制度约束,比如门下省可封驳。 而内阁制,废除相权,皇权绝对化,内阁仅为工具,无制度性约束。 从行政稳定性来说,三省六部制,制度法定,权责清晰,不因皇帝个人能力波动。 内阁制却截然相反,依赖皇帝信任与阁臣能力,易出现宦官专权或党争。 最后,从官员专业化来说,三省六部制,六部职能固定,官员按品级与流程行政,专业化强。 而内阁制,阁臣需兼顾票拟与协调,依赖个人经验,专业化受限于皇帝需求。 所以,从各方面看来,三省六部制其实比内阁制更先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