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就在节目报名热线正式开放的当天,一大群心动的民众便涌了进来。 而这群人不是问报名费的问题,就是问海选的地点,当然也好不少人打电话过来,是来确认报名条件的。 总之,节目热线开放的第一天,接待热线的工作人员就被这群人的热情所冲垮。 要不是叶松紧急增添了几条热线,接待热线的那几名工作人员估计第二天的喉咙就要哑。 但就算是增添了几条热线,这些工作人员的处境也好不到哪去。 对此叶松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只能是用奖金安抚这些工作人员的怨念了。 而眼看群众的热情越发高昂,叶松甚至是动过修改报名条件的想法。 毕竟这段时间打电话过来,要求节目组放宽报名条件的民众也不在少数。 有幸顶过一个小时班的叶松,几乎接到的每十通电话,就有7通电话是来询问报名条件这个事情的。 可以说,报名条件以及报名费这两个问题,就是大部分热情的观众最在意的问题。 不过最终叶松还是遵从徐然的想法,将第一次《校园之星》的报名条件限制得很严格。 当然徐然也不是没有动摇过,只是在详细地思考之后,徐然还是决定执行自己最初制定的计划。 因为徐然并不想只敢一锤子的买卖,最起码这个系列的节目也开个上期,不然都对不起他对这个节目的上心程度。 可以说光是在“地铺”似的宣传,以及这一百万噱头的助推下,徐然制定的宣传计划,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但...泰麦唱片的宣传攻势,也不仅仅只停留于此,因为被徐然视为节目助推核心的人人校园网此时还没有出手。 加入书签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