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今年的科举绝对是很多人关注的事情,因为这是儒道显化、圣院创建之后的第一次科举考试。 和往年的科考不一样,如今有了儒道之后的科考,竞争将更加激烈。 因为科考也是儒道修士们变强的进身之阶;此外随着朝廷对世家门阀的打压,寒门子弟也拥有了出头的机会。 越来越多出身低微的寒门子弟们开始崭露头角,今年的科举必然精彩非凡。 随着科考日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来自大周各地的读书人都聚集到了盛京。 而这时候也终于体现出镇国大阵的重要性了,虽说有这么多读书人聚集在盛京,但无一不处在镇国大阵的镇压下。 安全问题是绝对不用担心的。 只有在圣院那边统一进行登记然后审查后,确认身份没问题,才能获得一块名牌,豁免大阵的压制。 但这豁免也是有限制的,使用出来的力量超过一定级别,依然会遭受镇压。 …… 一个月的时间很快便过去。 伴随着时间的流逝,科举大考的日子也到了,为了准备这场前所未有的科考,礼部和圣院可谓是做足了各种准备。 因为今年参加科举的人数绝对是要比往年要多上很多的,场地会有所不够。 因此朝廷为此又特地修建新的贡院,准备容纳大量考生参考。 盛京近来的天气已经逐渐转暖,但天气依然还有些寒冷冻人,不过所有来参加科考的考生们已经在贡院前等候了。 因为今日便是科考的日子! 这次朝廷一共修建了十座贡院,每一座贡院能够容纳五千名考生同时考试。 虽然说来参加科考的考生有很多,但要知道原先就已经有十多所贡院,现在又扩建近一倍,十座贡院绝对是建多了。 不过这个提议是李青提出来的,因为在他看来,等到教育普及后,周国的文人数量肯定还要继续暴增。 现在提前做好准备肯定没问题。 贡院,龙门前。 考生需要经过一道红色的朱门方能进入考场,这朱门也被考生们称之为龙门。 曾有诗云: 金鳞岂是池中物? 一跃龙门便化龙! 等到穿过龙门考完试、榜上有名之后,便真正是风云际会化龙之时! 在贡院外,一名名东厂番子负责对考生们进行全身检查,防止考生作弊。 其实考场李有大儒下达的“不许作弊”的规则,任何人想要作弊,只要实力不超大儒那都是不可能的。 所以搜查与否并不是多么重要。 但这么做也是为了考生,怕他们有脑子不清醒的,在里面做出什么糊涂事情。 因为在外面被搜查发现顶多是不允许参与此次考试;在里面作弊被发现,那就会直接被剥夺文位,十分严重。 在们东厂番子们冷漠的目光下,众多考生们心中难免都有些紧张。 “让东厂的番子过来进行监考,这也太过了吧?咱们是考试又不是来坐牢。” “你懂什么,这是为了公平!” “没错,东厂的人可都是六亲不认的,他们来监考确实能保证公平。” “听闻今年排名次全看卷子的才气高低决定,我等寒门子弟,终于有了出头之日了!” “终于不用再受世家子弟压制!” “今年我一定要金榜题名!” …… 排队的众多士子们小声讨论着,更多人都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今年的科举对于寒门子弟们来说就是福音,可以说是近百年来对他们而言最大的一次鲤鱼化龙的机遇。 而就在众多考生们排队入考场时。 李青在王林甫、孔嵬等大儒的陪同下亲临考场,来此巡查。 望见各大贡院门口排满了长龙的样子,李青扭头对王林甫笑道:“怎么样,我说要多建一些贡院没错吧?” “今年的考生比以往就多了很多,再过些年只会更多,多建几座有备无患。” 王林甫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看见这么多考子,他心中也很是感慨。 这些都是大周的未来啊。 随后他看向李青,笑着说道:“夫子既然亲自前来巡视考场,不如说些话来鼓励一下众多考子吧。” 李青闻言思考了一下,随后同意了。 只见他脚下浮现出朵朵青云,托着他浮空而起,顿时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本来所有考子还在疑惑到底是谁这么大胆子,居然敢在贡院附近使用神通。 但当他们看清楚飞到空中的人影面容后,便忍不住露出震惊和激动之色!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