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李青一路来到乾元殿的前殿里。 杨郢、司马眕等人,都在此批阅奏折,听到脚步声后,纷纷抬头看来。 见到是李青,司马眕不禁笑道:“陛下今日又没有好好听课么?老夫在前殿这里都听到陛下的哭声了。” “长青你这是又斥责陛下了?” 祥符帝对读书极不认真,这一点原先负责教导他的杨郢和司马眕都是知道的。 但碍于皇太子身份,他们两个都不好过分斥责,不过李青可不管这一点。 这一个月以来祥符帝没少被责骂。 “陛下着实顽劣,我为他将为君之道,他却昏昏欲睡,好几日都是如此。” “所以今日我打了陛下三戒尺作为惩戒,希望他接下来能好好听课。” 李青摇着头说道。 他为祥符帝讲的课其实都不深奥,只是最简单的为君该有的责任和品性而已。 什么圣人典籍、晦涩文章,他一样都没有教,因为对祥符帝并不合适。 教导学生要讲究因材施教,祥符帝既然不喜欢读书,那李青也不要求他一定要孜孜不倦地闭门苦读学习学问什么的。 毕竟当皇帝最重要的不是学问高。 最重要的是要有责任感! 以江山社稷为己任,关心百姓民生,知晓爱惜百姓、辨别忠奸是非。 只有拥有这些品质,才能当好一名皇帝,才能承担起引领整个国家的重任。 但即便如此,祥符帝依然不认真地听他讲课,哪怕他已经讲得十分浅显。 所以在屡次斥责没用后,他才动用体罚,他本来是不想这么做的。 “你打了陛下?” 杨郢闻言不由得目瞪口呆,手中的毛笔都悬在空中,可见其心里多么吃惊。 不过吃惊之余,他也能理解李青,毕竟祥符帝的顽劣他是知道的。 估计也只有李青这样的人才能治得住他,不然要是继续这样放纵祥符帝下去,不知道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而皇帝若是不堪的话,受影响的可就是整个国家!以及万万大周百姓! “放心吧,我有分寸的。” 李青示意杨郢不必过于担心,随后也上前去协同他们批阅奏折。 然而只是看了几份奏折后,李青便眼神一凛,拿起其中一份细细看了起来,随后面露冷笑之色。 “先帝才去世多久,朝中就有人开始蠢蠢欲动了,迫不及待想要废止新政。” 李青将手里的奏折丢到一旁。 上面已经被他用朱笔批下了大大的“不准”二字,看起来格外刺眼。 这份奏折,正是一份要求停止推行免费学堂政策的提议! 元符帝在时,对于新政是强制推行。 由于手腕铁血朝中无人胆敢反对。 可如今元符帝意外去世,朝中那些人便觉得有了机会,开始不安分起来。 这份奏折便是一个直接的试探! 换言之,原先那些被压制得死死的世家大族,现在又有了卷土重来之心。 司马眕拿起那份奏折看了眼,随后望向李青,问道:“你是怎么想的?” “绝无可能!” 李青的回答斩钉截铁,没有半点转圜余地,肃声道:“先帝在时推行了多项政策,一条鞭法、青苗法、教育改革。” “这些新政都让我大周的国力大幅上涨,可见新政的推行完全正确,于国于民都有益处,只是损害了世家的利益。” “而今先帝虽然殡天,但这些新政必须要延续下去,不能让大周再度沦为被世家门阀把控的场景!” 在这一点上李青的态度很坚决。 他本就是新政的支持者和推行者,这也是元符帝把国家托付给他的原因。 听到李青的回答,司马眕不由得忧心道:“虽说如此,但阻力估计会很大。” “你毕竟只是顾命大臣,若是罔顾群臣之意强行独断,恐怕会被骂做权臣。” “到时候你的清名……” 李青的名望固然是他优势,但同时也会给他带来莫大限制,如同枷锁一般。 现在那些反对新政的人已经有所动作,若李青一意孤行独断朝纲,那么必然会被骂做是权臣。 到时候好不容易养起的声名就毁了。 “虚名而已,我什么时候在意过?”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