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淮南王府。 自从元符帝驾崩后,淮南王便闭门不出,除了参加元符帝的葬礼外,就连新君的登基大典他都没去参加。 而无人知道淮南王在干什么。 当然,现在也不会有人再去关注淮南王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李青身上。 毕竟淮南王虽然势大,可是随着支持元符帝登基后,他就将自己掌控的东西都慢慢交了出去。 而现在李青接受了元符帝临终托孤,成为大周帝国这艘巨舰的掌舵人。 那么淮南王便再也掀不起风浪了。 和李青相比起来,淮南王远远不如。 夜色朦胧,天空中明月高悬。 此时在淮南王府里的别院中,淮南王正坐在亭子里独自饮酒。 他端起手中精致的琉璃夜光杯,对上天空中的月亮,杯中清亮的酒水在月光的照射下散发出别样的光泽。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青的诗当真是构思巧妙、意境不俗,不愧是当代文宗啊。” 淮信王笑道,一口饮尽杯中酒。 好似想借酒水浇灭心中烦闷。 而在凉亭外面,府上的管家看着淮信王如此饮酒,脸上担忧之色难掩。 犹豫许久后,他方才开口说道:“王爷,您还是别喝了,注意身体。” 然而淮信王却并不理会管家的话。 他压抑了自己几十年了,这几十年内,他都修身养性、滴酒不沾。 如今他却想好好放纵自己一把。 管家闻言,不由得愤愤不平地说道:“王爷您辅佐了大周两代皇帝,帮助他们夺位登基,可如今结果是什么?” “早知如此,当初在康帝驾崩之际,您就应该自己出手夺取皇位。” “文帝驾崩宁愿将权柄交给李青那种外人,都不愿交给王爷您,他根本就没有信任过您!” 文帝,是元符帝的谥号。 而他不愿意把权力交给淮信王,这是管家最为愤懑的地方。 要知道淮信王从天符帝还不是皇帝的时候,就帮助天符帝登基,最后两人一明一暗,他为周国可谓是呕心沥血。 而天符帝驾崩后,淮信王放弃自己造反,选择扶持元符帝登基。 并且把手中力量势力都交了出去。 可元符帝驾崩后,却选择李青这个外人作为临终的托付之人。 而不肯选择淮信王这个亲叔叔! 听到管家的言语,淮信王轻轻转动酒杯,淡淡说道:“你错了,他这是为了本王好,是保护本王,也是为了大周。” “将大周托给李青才是最好选择。” 管家瞪大眼睛,惊愕无比。 他很不理解淮信王的话,不给权力怎么还成了保护了? “你是不是想不明白?” 淮信王笑了笑,又饮了一杯酒,才吐着酒气说道:“本王的身份太敏感了。” “以皇叔的身份,执掌朝堂直到新君成年亲政,你让其他人怎么想?” 管家忍不住道:“王爷您一片赤诚,谁人不知?您若是有心夺位,那么当初康帝驾崩时便是大好机会!” “更何况您是文帝的亲叔叔,这种亲近身份,怎么就敏感了?” 自从淮信王帮助元符帝登基。 随后还大力支持改革。 周国国内一切说淮信王图谋不轨的言语都消失了,没人再认为他想造反。 “但若是有人希望本王造反呢?” 淮信王反问道,将目光投向了管家。 管家一时间愕然无语。 于是淮信王放下手中酒杯,缓缓说道:“大周各地的藩王、朝中想要当从龙之臣的臣子,他们想让本王造反呢?” “即便本王不想造反,可有时候身并不由己,你不想做的事情有人希望你去做、甚至帮你去做,这才是最可怕的。” “你说到时候造反夺位,李青,他是管还是不管呢?” 管家哑口无言,不知道怎么回答。 因为李青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御史大夫!他难道会坐视淮信王夺位? 当初元符帝和大皇子争位那是皇子夺嫡之争,李青为了国家社稷稳定考虑,会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淮信王若是被推动着造反夺幼君的位置,李青便不能再坐视不理了。 “武坤知道这一点,所以他即便信任本王,也不敢把权柄交给本王。” “因为这么做不稳定因素太多。” “但交给李青的话就不会,因为李青是纯粹的圣人之道践行者。”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