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臣...”王家彦还想辩解什么。 “王尚书还是赶快把平辽大军的赏银和抚恤银核算清楚吧。”崇祯打断了王家彦的思路。 “是!”王家彦红着脸低下头。 崇祯看向谢三宾:“谢尚书?” 谢三宾浑身一颤,急忙施礼:“臣...臣在!” “货币改制进展如何?”崇祯问。 谢三宾顿感头皮发紧。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自从他当上户部尚书之后,每天都在为货币改制而犯愁。 因为他发现推行货币改制的难度比想象中还要大。 阻力的来源既不是底层百姓,不是普通的商人,而是以士大夫为代表的利益集团。 对他们来说,把手中的银子换成大明圆宝不但会损失利益,还意味着要向朝廷低头。 如果只是损失短期的利益,士大夫们反而不会有太多反抗情绪。 毕竟钱没了可以再赚。 关键是向朝廷低头! 这意味着他们要不停地割肉送给朝廷,损失的是长期利益。 所以江南有头有脸的士绅商人纷纷联合起来,拒不执行货币新政。 谢三宾明白这一点,崇祯也明白。 士绅们越是这样,崇祯越要坚定不移地推行货币改制。 一是要让士绅们低头。 二是趁机摸清士绅们的家底,为以后抄家做铺垫... 抄家,崇祯只抄有钱的。 没钱的靠边站,崇祯对他们提不起任何兴趣。 崇祯穿越之后就没想过要做好人,好人也当不了皇帝。 面对崇祯的询问,谢三宾稳了稳心神回答道:“进展...尚可!此前进展缓慢的南直隶,浙江和广东,在地方官员的推动下,当地士绅、商人以及百姓正逐步将银子拿出来兑换成大明圆宝。” “至于福建...由于当地士绅商人不太配合,所以进展依旧缓慢。” “有什么针对性的方法吗?”崇祯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