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好!李御史暂且退去,朕要朝会了。” “遵旨!”李邦华退出偏殿。 等李邦华走出大殿,崇祯才从他身上收回期待的目光。 他这么做有两种原因。 首先,崇祯自登基以来杀了太多人,二品以上的官员就有十八人,二品以下的更是多达百余人。 内阁更不用说,他执政十七年,换了十九任首辅(其中有两人复任两次)。 这里面有权臣奸贼,也有国家栋梁;有贪腐之辈,也有克己奉公之人。 往往是新首辅还未站稳根基,便被换了。 导致政令出不了京城(出了京师也没用,党争忠心已经由朝堂转移到州府之中),国家越来越乱。 运气好的被免职,运气差的被处死。 有道理吗? 没道理! 于是官场上人人自危。 崇祯后期,东林党已经没了实权,朝堂上的党争进入到平稳阶段。 矛盾去哪了了?它不会消失,只会转移。 一部分转移到州府,另一部分变成了君臣的矛盾。 崇祯想干什么,他们就反对什么。 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价值。 重用李邦华的目的是重启朝堂上的党争,把君臣的矛盾转移成党派矛盾。 他要借李邦华的手,搞钱,杀人! 钱从何来? 短期靠抄家,长期靠税收。 杀谁? 内斗的文臣,贪腐的朝臣,富可敌国的勋贵,投敌叛国的商人! 崇祯理了理情绪,吩咐道:“王承恩,召集百官朝堂议政。” epzww.com 3366xs.com 80wx.com xsxs.cc yjxs.cc 3jwx.com 8pzw.com xiaohongshu.cc kanshuba.cc hmxsw.com 7cct.com biquhe.com 第(3/3)页